“五好家庭”候选对象事迹
张俊智的妻子杨春花:
从杨春花对他说“我选择了你,就像你选择了军装一样从不后悔”,他们开始了11年的婚姻长跑。曾历经怀孕期间先兆性流产、张俊智同志的母亲心脏病突发等大事考验。她肩负重任,多年以来她照顾老人教育子女,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她就是这样独自一人承担着家庭的重任,无怨无悔。她热爱工作,与丈夫齐头并进,杨春花同志毕业后追随张俊智同志成为了一名教师。她曾对丈夫说:“我是一名军嫂,我会努力工作,我不能给军人丢脸。”工作中他们互相鼓励,齐头并进,杨春花曾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教师,并积极撰写多篇学术性论文。作为一名军嫂,就是这样她一直践行了自己结婚时许下的诺言,支持丈夫对国防事业的执着追求。
仇黎的妻子张娜:
军嫂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听,但意味着牺牲、意味着付出。张娜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好妻子、好军嫂。当初丈夫执行习主席视察喀什维稳安保,由于她怀孕时体质较弱,且胎儿已过预产期达十天,胎心监测很不稳定,医院保胎,正是需要丈夫陪在身边之时,她却对丈夫说说“你安心工作吧,放心,家里面有我。”部队管理严格,不能随便回家,即便丈夫离家只有不到米的距离,去年10月底,女儿因感冒持续高烧,住院15天,仇黎同志因工作原因一次都没有看望,一直都是妻子和丈母娘在陪伴照顾。妻子就对他说:“老兵退伍工作忙,你还是回去吧,这里有我呢!”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所有的这一切她都默默的承受下来,无缘无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丈夫撑起了半边天。
贺云峰的妻子李梅:
“军嫂”这个词再也熟悉不过了,而贺云峰的妻子李梅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周围同事、邻里都赞不绝口。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孤寂与艰辛。年5月,他的岳父因医院,因为有任务在身,每天都是她独自一人在病床前陪护;既要上班,又要照顾老人,早起晚归,忙前忙后。去年7月15日他的母亲因医院,李梅接到电话后,急在心里,她嘱咐丈夫照顾好自己,立即购买车票回去照顾他的母亲,直到老人康复出院。现在四个老人因身体原因回了老家,不在身边。妻子坚持每月主动寄给老人元生活费,用于日常开支和生活补贴。生活中,她与丈夫勤俭节约,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她以实际行动做了一名爱国拥军的好军嫂!一家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成为创建“五好家庭”的先进典型。
蒋辉的妻子王建丽:
做军嫂光荣,但做一名好军嫂不容易。王建丽工作以来,丈夫一直在基层工作,不管丈夫在什么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从不拖丈夫的后腿。结婚多年以来,她们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特别是怀孕以来,每当看到别人的妻子有丈夫在身边嘘寒问暖、端水送饭时,心理总是酸酸的。没有丈夫与家人的陪伴,她总是默默的承担着一切;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多么希望丈夫能陪在身边,而此时的他正在执行紧急任务,履行一名军人的神圣职责。尽管自己很需要丈夫的关心照顾,她还是安慰丈夫说:“我愿做你温馨的港湾,累了,让你回来避避风,也愿做小鸟依人的妻子,永远依靠在你“半个肩膀”的臂膀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新时期“好军嫂”的光辉形象。
郑红波的妻子邵雪薇:
家属对自己工作的支持,是军人最大的欣慰。邵雪薇与丈夫步入婚姻殿堂,成为军嫂以来,她以军嫂为荣,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无怨无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夫妻两总是聚少离多,但她尽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每当丈夫工作有了成绩,她总会同他一道分享快乐;每当丈夫遇到了挫折,就会积极鼓励;天冷了,操心惦记着为丈夫孩子添衣,以中国女性善良的品质、博大的胸怀,默默地支持丈夫的事业,为对方奉献女性特有的温情和执着的爱。正是由于妻子的支持,郑红波同志在工作中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先后荣立三等功、嘉奖多次,为部队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郑允磊的妻子赵绪珍:
嫁给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无怨无悔是他们之间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自二人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起,赵绪珍就对丈夫说:“放心吧!今后我们要相互搀扶,相互支持干好事业!妻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结婚十几年来,她照顾家庭无微不至、抚养小孩尽职尽责,孝敬公婆,善待父母,任劳任怨。前年由于教导队工作的需要,郑允磊同志担任教导队队长,在带新兵任务重的情况下,三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她总是对丈夫说:“放心家里有我呢”!于是她独自挑起所有家庭生活的重担。当丈夫带满面的愧意回到家中,面对妻子时,他总是说: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妻子赵绪珍吃了多少苦,度过多少孤寂的日子,那都是无法计算,可是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描绘出新时期“军嫂”的良好形象,她照顾了家庭,教育了孩子,孝敬了老人,更支持了丈夫,撑起了半边天。
“优秀军嫂”候选对象事迹
付主红的妻子孙莉娟:
付主红同志的妻子孙莉娟,与丈夫7年在新疆喀什市巴楚县领证结婚,成为军嫂以来,为支持丈夫工作,她放弃了原有的经商事业,从繁华的深圳、宜居舒适的成都来到了西北大漠,跟随丈夫在喀什等地共生活了10个年头,这十年来,夫妻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1年;她自己体弱多病,但从不抱怨,把自己从一个父母溺爱的独生子女变为一个独自挑起家庭重担的“女汉子”。年的5月18日,那时丈夫正在疏附县中队带领战士迎接上级工作组的检查,突然电话说他爱人突然晕倒了,医院救治。医院诊断:爱人患有美女尔氏综合症和间隙性腔隙脑梗。后来丈夫才得知,像这样突然晕厥的现象有很多,为不影响他的工作,从没有告诉过丈夫。妻子付出了一般人无法承受的困难,面对聚少离多的生活、面对生活的病痛折磨、面对年幼孩子的抚养,都是从容面对,没有一丝的抱怨,她用自己行动默默的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从军19年,结婚10年,看到期间所荣获的三个“三等功”,付主红更能了解到“军功章有我的一半,更有你的一半”的含义。
张明的妻子何木兰:
张明同志的妻子何木兰与丈夫年步入婚姻的殿堂,成为军嫂以来,她始终以军嫂为荣,践行着自己结婚时许下的“嫁给你,就支持你的军旅事业”的诺言,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丈夫不能总在她身边,为了支持丈夫,她放弃了原有的工作带着才四个月大的儿子万里迢迢只身来到喀什,当时丈夫在教导队带新兵,部队分配的房子也没打整好,家里的大事小事,里里外外全都落在她一个人肩上,她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挑家庭重担,白天照顾儿子和吃饭就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经常是饿着肚子等儿子睡着后才自己做饭吃,晚上趁儿子睡觉后打整房子,经常一个人干到凌晨两三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睡去。她就是这样默默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曾经许下的诺言。
李荣强的妻子邵迷换:
邵迷换,现为武警喀什支队勤务中队四级警士长李荣强的妻子。年9月两人迈入婚姻的殿堂。结婚以来,两人感情深厚,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她始终无怨无悔,独自挑起家庭重担,全力支持丈夫献身国防事业。她知道丈夫是一名武警,再加上丈夫是一名新闻工作人员,极少有时间顾家,但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支持丈夫是军嫂的天职”。她常说:“家里的困难再大也是个人的事,部队工作再小都是国家的事”。就是在妻子这样任劳任怨、全心全意的支持下,今年他荣获了新疆总队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二等奖。就是在妻子这样任劳任怨、全心全意的支持下,丈夫忠于职守、扎根警营、建功立业、献身强军实践的信念更加坚定。不仅工作完成的圆满出色,而且最终两人完成了人生中最大最重要也是最幸福的事。
钟攀丁的妻子任雪峰:
任雪峰与钟攀丁结婚15年来,长期两地分居。用任雪峰自己的话来说:“我结婚与单身几乎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夫妻虽然结婚15年了,但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加起来不到2年”。03年儿子出生后,因她工作所在地属于高原矿区,常年风沙肆虐,冬夏气候近视“烤焦”和“刺骨”,非常不利于小孩生活,所以把儿子送到甘肃敦煌成长、入学,成为一名留守儿童。至今,她们一家三口加上父母,过着四地分居的日子,而且相互之间距离都在公里以上。任雪峰一方面要忍受和丈夫一年只能见一面的煎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要克服各种困难,尽最大努力培养教育孩子和照顾好年老的父母。她为守好军人家庭的后方阵地而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辛酸和痛苦。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高。自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和“五好家庭”代表。她是所在单位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面典型,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信赖和赞誉。
宋占生的妻子张锦:
张锦,现为武警喀什支队后勤处军械股助理宋占生的妻子。结婚八年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无怨无悔。年至今,为支持丈夫工作,她只和丈夫回过两次家,每年都是由她带着婆婆和儿子从新疆转乘到江苏看望父母。年8月丈夫乘机到南京准备回徐州看望父母,却接到部队通知要速回单位。随后丈夫直赶机场返回了部队,尽管十分难过,但张锦最终还是站在他的身后去支持他。年宋占医院检查诊断,声带肌肉萎缩,她顶住压力和负担,又给丈夫安慰。作为军人的妻子,并不容易,她践行着自己结婚时许下的“嫁给你,就始终支持你的军旅事业”的诺言,用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用无私的奉献,无悔的付出,支持丈夫对部队事业的执着追求。
贺盛彪的妻子王淑娟:
贺盛彪同志的妻子王淑娟,结婚以来,两人感情深厚,生活美满,家庭幸福。两人自相识、相恋、相爱以来,她始终无怨无悔,独自挑起家庭重担,全力支持丈夫献身国防事业。她知道丈夫是一名武警,部队属于执勤单位,极少有时间顾家,但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支持丈夫是军嫂的天职”。孩子出生后,她辞掉了工作,平日里她从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默默奉献,她常说:“家里的困难再大也是个人的事,部队工作再小都是国家的事”。就是在妻子这样任劳任怨、全心全意的支持下,丈夫安心部队、扎根警营、忠诚使命、事业有成,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牢了警营坚实的后盾,塑造了无私奉献、自强自立的好军嫂形象。
秦泽强的妻子邓丽琴:
邓丽琴,现为喀什地区支队巴楚县中队指导员秦泽强同志的妻子。邓丽琴和秦泽强结婚九年来,舍小家顾大家,勇于同病魔做斗争,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深得邻里乡亲的好评。年6月,邓丽琴被确诊患恶性肿瘤,两次手术,仍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做斗争。祸不单行,女儿出生不久,发现患有先天性双眼对视、弱视、散光,自己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带着女儿四处寻医,但她无怨无悔,未对丈夫提出任何怨言。就像她说的一名话:既然嫁给军人就应拥护他,支持他,就应为他撑起一片蓝天。在她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下,秦泽强同志安心部队工作,积极投身于武警部队建设事业,秦泽强所在单位三次被南指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一次被总队评为“先进党支部”,秦泽强本人也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
依拉木江的妻子塞米热:
依拉木江的妻子赛米热,为了一个理想和信念,以一份执着和爱心,坦然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承受着家人聚少离多的思念;她尽心尽力地支持丈夫的工作,细心周到地关心丈夫的生活,无怨无悔地承担全部的家庭重担,用默默的付出表达对丈夫所从事的国防事业的支持。结婚多年来,很多时候只有母女两人的家中,赛米热必然要担当起父亲的职责——家里没有煤气了,她一个人扛着煤气瓶上下五楼;女儿生病,她一个医院跑;老人住院了,她忙前忙后悉心照料。人们都说,没有丈夫在身边的赛米热,格外坚强而有力。在她身上,洋溢着中华民族女性勤劳、勇敢、坚强、善良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军嫂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爱祖国和爱家庭、爱事业的完美统一。
张建成的妻子代红琴:
代红琴,现为武警喀什地区支队麦盖提县中队四级警士长张建成的妻子。结婚7年以来,两人感情深厚,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婚后,她独自一人在喀什工作,丈夫却在远离自己的两百公里的麦盖提县,除了丈夫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亲人在当地。7年来,因工作需要,与丈夫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几乎独自一人带大现已5岁的儿子,操持着这个温馨的家。年1月,在甘肃老家的婆婆因常年疾病缠身,疼痛不已,医生建议立即做手术,需要家人回去照顾。得知此事的丈夫,因部队工作任务重,无法休假,很是焦急。她却挺身而出,说:“你的工作重要,我理解你,我带着孩子回家照顾父亲做手术,你就安心在部队工作吧。”她为了这个家,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无怨无悔,诠释了一名军嫂的广阔胸怀。李君的妻子谢光艳:
李君同志的妻子谢光燕说:“初识他时,身着军装,给人的印象是憨厚、直率、老实。”平日里相聚的时间少而又少,结婚前的恋爱都谈得异常艰辛,但距离以及短暂的相处时间没有让爱情褪色,虽然只能靠电话联系,但他们的感情在逐日升温,让他们最终走向婚姻的殿堂。她知道丈夫是一名武警,部队属于执勤单位,极少有时间顾家,但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支持丈夫是军嫂的天职”。婚后的生活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也有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但她从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默默奉献,她常说:“家里的困难再大也是个人的事,部队工作再小都是国家的事”。
赵永山的妻子高娟:
高娟,年1月出生,武警喀什支队司令部政治协理员赵永山妻子。年成为军嫂以来,千金重担一肩挑,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消除后顾之忧。年,丈夫从疏附县调往牌楼三中队工作,此时还有一个月举行婚礼。此时已发现自己已怀孕一个月,但为不影响丈夫开展工作,自己一人准备婚礼。期间突然丈夫得到命令需参加总队纲要培训,直到婚礼的当天结束,为不给组织添麻烦,自己坚持一人准备婚礼。婚礼后,她病倒了,此时丈夫才知道一周前他们的孩子已经没了。她总是常说:“从我准备嫁给军人那天起,就知道要比别人女人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情感,就做好了当女汉子的准备,绝不拖丈夫的后腿”。
总监制:徐亚力、姚建武
监制:杨恩立、樊永仓、孙百想
主编:邹善勇、任荦
编辑:张翔、刘柏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