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视力不好的人越来越多,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听过“散光”这个名词,但散光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却不知道。
一听孩子说“看不清黑板”,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近视”,而医生检查后有时会加一句,“你这孩子有点散光啊。”
那这里的散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散光?怎么判断自己是近视还是散光?患上了散光怎么办?散光有什么风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继续往下看!
什么叫散光
散光是临床常见疾病,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在人眼经过屈折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称为散光。
换句话说就是,散光的人的角膜凹凸不平,光线通过这样的角膜就会发散,无法正常聚焦在我们的视网膜上。
如果你只是近视,但没散光,看到的东西是这样的
如果有散光,你可能看到的是这样的
如果有近视加散光,你就会看到这样的
如果在晚上,散光的你看东西可能是这样的
为什么会出现散光
先天因素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孩子就会出现散光的问题,可医学上目前还无法明确由什么因素引起。
眼科医生如是说
一般而言,孩子先天存在的散光以角膜散光为主。而胚胎发育异常的问题,由于未找到明确发生机制,目前还没有办法预防。
不过可以稍稍安心的是,天生形成的散光通常度数稳定,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度数加深;在临床上,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散光,度以内的散光很常见,50度以内的散光都属正常的
后天因素
NO.1倒睫
“睫毛倒着长”,小孩子身上并不少见。由于它会刺激角膜,引起角膜上很多干燥斑,就会导致散光度数稍稍增加;
NO.2揉眼、不当的睡姿、长时间的眼睑闭合等
这些动作会影响角膜形态,若其形态改变,就可能导致散光度数增加;
NO.3外伤
由于外伤损伤角膜、遗留角膜瘢痕导致散光
NO.4后天角膜的病变
例如角膜炎也可导致角膜瘢痕,进一步引起不规则散光
注意
由于倒睫、揉眼等不当动作引起的散光通常不会增加很多,一般度数增长会在度以内;
但外伤、角膜病变引起的是不规则散光,度数增长很难预测;
特别是散光从原来的度变成了度、度,要小心可能是一种特殊的角膜疾病——圆锥角膜发生了,需要找眼科医生做另外的诊断处理。
不过,也不需要太过担心,这些后天因素,就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避免哒!
怎么初步判断自己有没有散光
1、只有眯眼才能看到近处和远处物体。2、看小字模糊不清,阅读困难。3、难以聚焦于印刷的文字和线条。4、复视。(复视(diplopia)是指当同一物象落在两眼视网膜的非对应点上,大脑中枢不能将它们融合为一,而被感觉为两个影像时称为复视。)
5、眼睛疲劳或头痛。
如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就诊。
患上散光怎么办
1
配戴框架眼镜
配戴框架眼镜可以矫正大多数的规则散光
2
配戴角膜接触镜
配戴角膜接触镜可矫正规则和部分不规则散光。(临床中多使用的是RGP,即透气性硬镜。)
3
做手术
18岁以上成年人的散光可考虑用近视手术矫正。
散光的风险
散光可能导致弱视
大多数人,因为对散光不太了解,觉得它危害不大,这是很危险的思想。
低度数的散光,的确对生活影响不大,大部分人都带有一点生理性的散光。但散光超过度后,或多或少会对我们的视觉质量造成影响。一些视力还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受到散光影响,没有及时矫正,更是有导致弱视的风险。弱视的孩子,即使配戴眼镜,视力也难以达到同年龄标准。错过了治疗时机,更有可能造成终身的视力缺陷。
所以,若孩子有散光,应该通过专业的医学验光配镜,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及时戴镜矫正。
散光急剧增长,警惕圆锥角膜
相对于近视度数的增长,散光度数的变化会相对稳定。但一些疾病的发生,可能导致散光度数的大幅增长,比如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是一种致盲疾病,其特征在于角膜顶点变薄、变形、陡峭、不规则散光和配镜视力差。
如果散光度数变化较大,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建议通过角膜地形图筛查排除圆锥角膜的可能。
关于散光的注意事项
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不眯眼、不揉眼睛、不斜视,看东西时的环境光线要充足不刺眼,也不要在摇晃的车上看书。
千万别让散光眼在不采取矫正措施的前提下夜间驾驶,因为散光者夜间驾驶时反应速度和操作准确度都会受到影响,这就等同于将自己和行人置于危险当中!
日常注意用眼时间,隔1小时休息一下,按摩眼部。定期进行眼睛检查,及时加以矫治,以防止视力迅速下降。
呵护孩子的眼睛
是家长、学校、
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让我们一起努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