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不良用眼习惯,视力异常的宝宝越来越多。
前几天Mommy就看到过一则“6岁男孩近视度”的新闻↓
实际上,婴幼儿发生近视都已经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患近视最小的孩子只有1岁半↓
好消息是,Mommy从医生处得知,宝宝视力异常及时发现并治疗(也就是视力发育敏感期6岁前),大多是可以恢复的。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知道自家宝宝的视力是正常还是已经出现小问题了呢?下面Mommy来进行分析。
近视女孩被割开手掌治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错(qi)误(pa)的“治疗方式”↓
女孩老师打了几次电话给孩子妈,说孩子坐在第三排看不清黑板,医院检查一下是否近视。
但当医院配眼镜时,遭到了以奶奶为首的全家强烈反对。60岁的奶奶,很有主见,家里什么事基本都听她的。
“不用戴眼镜!眼镜会越戴越近!而且现在的眼镜贵得很!我知道一个人,他什么都会治,我带孩子去治!”奶奶说。
“就是,家里孩子都不近视,多休息休息就好了。”姑姑说。
“小题大做!”爸爸也瞪了自己老婆一眼。妈妈无奈作罢。
奶奶带女孩去“看病”,那人了解情况后,抓了药,又用小刀在孩子手掌部分划开了一道小口,使劲挤了些黄色组织出来。
PS.估计是皮下脂肪。
注意了,并没有使用任何麻醉剂。后来还在手指上放过血,也是real可怜。
然而老师还是告诉妈妈,女孩仍然看不清黑板。妈妈这才医院。
医生在全面检查后,发现女孩不止有度的近视,而且还伴有有散光、弱视。
并且错过了弱视的最佳矫正期,经过治疗最多也只能恢复到0.8左右。
Mommy就纳闷了,虽然头痛医头不科学,但是视力异常和手掌有什么关系?还是被硬生生割开。
如何判断孩子视力异常?
最有效医院做常规眼部筛查,6岁前每年1次。
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8天左右进行首次眼病筛查,之后在3、6、12月龄及2、3、4、5、6岁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出生体重<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左右,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
平时麻麻在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宝宝有没有下面的情形出现↓
1.对光照没有反应,小脸总是转向黑暗处;
2.眼睛发红,怕光爱流泪,分泌物多;
3.家人不说话或玩具不响起就没有反应;
4.两个眼球位置不对称或任何一边明显歪斜;
5.特别喜欢用小手揉眼睛;
6.3个月后仍然不能追视缓慢移动的物体;
7.学步后一直跌跌撞撞,无法绕过障碍物;
8.看东西喜欢眯着眼歪着头;
9.对太远(1岁后)或太近的物体不感兴趣;
10.在光线弱的地方无法行走;
11.闪光灯拍摄的照片中,眼睛里能看到明显小白点(不建议为了检测特意这么做)。
Mommy提醒各位麻麻,刚出生的宝宝相当于远视眼,之后慢慢发育;在6岁左右才会达到1.0,并不是视力异常~
宝宝1岁前视力发展指标
◆1~2个月
能看清30cm内的东西,能够注视物体;并且看到眼前的东西时会快速眨一下眼,被称为“瞬目反射”。
◆3~4个月
眼睛开始随着缓慢移动的物体转动;开始识别颜色,并能注视某件物体5秒以上。
◆5~6个月
开始偏爱色彩艳丽的东西,还能根据声音来源找到发声物。并且可以有意识地主动追视。
◆7~8个月
能感知物体远近和空间;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手眼协调联系最适合此时开展。
◆9~10个月
开始出现深度视觉,并结合其他感知觉进行认知。能识别不同形状和简单的基本图形。
◆11~12个月
视力达到0.2左右,已经能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物体观察,并能配合家长发出的指令找到对应物品。
扫我,育儿soeasy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