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什么感觉现在越来越多孩子患有弱视呢?
眼科医生告诉您:
目前,我国弱视发病率已经达到了2%至4%,其中,有部分患者虽然发现了弱视的征兆,却没能及时接受治疗,或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当,最终因此而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期。
而且,从当前数据发现,弱视患者多为单眼弱视。相较于双眼弱视,单眼弱视一般更难于被发现并获得及时治疗。因为另一眼为正视眼且一般该眼视力非常好,可达到1.2或1.5,双眼视物时部分患者又并无外在的明显的异常表现,致使非专业人士如患者自身或家长等更难以及时发现。该类情况,极为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弱视患者的数量看似越来越多,从客观因素上来说,实际上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弱视”越来越让广大群众所认知;从主观因素上来说,随着我们广大家长对“弱视”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对于及早鉴别孩子是否弱视的意识越来越强,也就让更多孩子的“弱视”得以被发现、被医治。再也没有从前那般的懵懂无知、讳疾忌医了。
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之一。多发于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知觉、运动、传导及视中枢等因素,使之未能接受适宜的视刺激,致使出现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视觉功能减退的一种状态。
弱视是指裸眼视力在0.8以下,经散瞳验光,戴矫正镜片后仍达不到正常(国际标准视力表1.0或对数视力表5.0)者,或针对视力低下的小儿患者,经散瞳验光,其矫正视力达不到当前年龄所应达到的基本正常视力标准水平者。
引起弱视最常见的原因为屈光不正(散光、远视、近视)、斜视、屈光参差、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从种类上来说,最常见的弱视有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以及相对少见的先天性弱视。弱视的发生,一般具有其先天因素。
孩子弱视不打紧,长大配副眼镜就看得清了?!
专业眼科医生告诉您:这是假的!
弱视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有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患上弱视的孩子,不仅视力低下,而且还大多伴有双眼单视功能障碍,这将使其在生活、学习中受到极大限制。若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影响到将来的求学发展之路。
之所以强调弱视治疗的及时性,正是因为这种眼科病症只要治疗及时,是极大几率被治愈的。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弱视的发作机制上来看。
由弱视发作机制可知,人们的视觉系统能够根据环境刺激调整发生改变,所以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当视觉行为受到干扰后,视觉系统的可塑性就很容易发生改变。可以说,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正是弱视的高发期。相应地,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则可以充分利用孩子视觉系统可塑性易变的特点,在视觉系统发育敏感期对弱视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通常,孩子在12岁以前,尤其在孩子3-6岁期间,其视觉系统的可塑性都比较强,在此之前进行弱视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将其彻底治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弱视,宜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早治早好!
相反,一旦耽误了弱视的最佳治疗时机,待孩子12岁以后,弱视哪怕被发现了,治疗质量也大为下降,治愈几率大为降低,无论多么努力很可能都收效甚微。而更糟糕的是,仍然患有弱视并错过了弱视治疗时机的孩子,将来是无法简单的通过验光配一副眼镜来实现视力矫正达到1.0的,甚至没有手术能够实现,当前也暂无任何真正有效的可以治疗弱视的药物可用。
我们的建议:
请尽早带医院进行视力检测与弱视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