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在烟台SOS儿童村做工作人员时,一直坚持着写日记的习惯,将在儿童村的点滴都记录下来。
她看到,爱是儿童村里的一种神奇力量,是属于这里特别的宝物。
SOS妈妈们正是用那无私奉献的宽容与爱,为孩子们努力构筑了温暖的大家庭。
这份真诚的力量,终会得到反馈与报偿,也能创造出生活中小小的奇迹。
爱是钥匙自信开门
小莹一直和儿童村别的孩子表现得不一样。她几乎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回答别人问话时声音小得要好几遍才能听清。
但事实上,她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孩子,电子琴一点就通,绘画也富有想象力。但是,不自信成了她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为此,在SOS妈妈的引导、大学生社工团体的协助下,进行了一次以“提升自信心”为主题的小组活动。
小莹是最后一个出场的。一开始,大家仍然听不见她的声音。
这时,其他的孩子异口同声地开始高喊:“小莹,加油!”妈妈也微笑着看她表示鼓励。
妈妈与同伴的力量,让小莹能够慢慢战胜自己了。
她攥紧拳头,提高音量,终于在第五次时,用非常响亮的声音打开了“自信之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改变。
那一刻,所有的人都为她的勇气和信心欢呼,而小莹自己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王晓玲心中默默为小莹祝福着。
爱是能打开孩子自信之门的钥匙。
它让孩子有勇气去改变自己,哪怕是严寒之中,也相信终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相信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爱如潮水温暖相拥
村里有一年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书画展来迎接“母亲节”。每幅画都看得出孩子们的用心,读得出他们对SOS妈妈的感恩之情。
其中,最让王晓玲和老师感动的还是明明的画。
这是一幅刮画,画面上“爱如潮水”四个字很显眼。一个孩子孤立无援地站在那儿,背后是一群拿着武器的小孩。
孩子面前站着一位女性伸出双手去迎接他。他还画出了波涛汹涌的潮水来呼应“爱如潮水”的主题。
王晓玲与明明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让他讲讲画这幅画时的想法。
他说,以前在老家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和村里的小孩都会欺负他,他就和别人打架,回家后奶奶不管谁对谁错都会批评他。
来儿童村后,妈妈不仅让他尝到了从未尝过的美味,更让他感受到了被人保护的感觉。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想到妈妈,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出现“爱如潮水”这四个字。
明明在儿童村适应得很快,性格也很外向。没想到他活泼到有些调皮的外表下,有着这样一颗细腻而温暖、懂得感恩的心。
王晓玲相信,爱如潮水,是妈妈那温暖的拥抱与包容的心给了孩子力量,孩子那成长之花,也因此拥有了更好绽放的土壤。
爱似甘露滋润无声
在王晓玲心中,儿童村每个妈妈的故事都是值得书写的。看似平常事情背后,往往能体现出妈妈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和毅力。
韩妈妈家的然然排行十一,现在胖乎乎的,吹小号、练书法、会剪纸,特长多多。
可当初他念到二年级的时候,就发现视力有弱视加散光的问题。从此,韩妈妈便不辞劳苦,带着他走上了漫漫治疗路。
医院做一次矫正,根据情况制订下一周的治疗方案。
医院要转两次公交车,为了能挂上专家号,确保孩子每次是同一个医生给治疗,韩妈妈每天早上六点就要带着然然准时出发,风雨无阻,每次都能排到第一个号。
后来医生得知这是儿童村的孩子,看到妈妈的辛苦深受感动,就给他们破例免挂号,随去随看。
去医院检查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更多的治疗安排在日常训练中。
每天晚上,韩妈妈都要带着孩子完成当天的训练任务,用红线穿缝衣针、分颜色穿珠子等。
韩妈妈还去学了一些中医推拿手法,每天给然然按摩治疗。经过两年的治疗,然然的视力已经完全恢复,不需要佩戴任何眼镜。
这一结果令主治医生都非常震惊,他说:“就算是社会上的亲爹妈都未必能坚持这么久,一定是韩妈妈的努力感动了上苍,很少有恢复得这么好的病例。”
听过这件事之后,王晓玲追问韩妈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
韩妈妈说,她的想法真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因为戴眼镜有诸多不便。
爱似甘露,滋润于无声,在不知不觉中令人受益匪浅、成果颇丰。
所谓“大爱无疆”,在儿童村不再只是个冷冰冰的词语,而是妈妈实实在在的行动。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儿童村的孩子们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脆弱、胆怯,在SOS妈妈们的付出与陪伴中,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也知道成长、懂得感恩。
王晓玲知道,孩子们那一张张绽放的笑脸,就是妈妈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在儿童村这神奇的土地上,“给孩子一个有爱的家”从不是空话。
用心坚守,让爱飞扬,爱的山谷不再空空荡荡,它有回音、有温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点击阅读原文帮助孩子们
开通月捐
每月20元
少喝一杯奶茶
助力孤儿一个有爱的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