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华著名美育专家、绘本及儿童美育研究者
画画就是孩子表达自己非常好的方式,让孩子们去画他们自己的故事,把绘画表达的权利赋予孩子,不要剥夺他们想表达自己的权利,
而我们家长也能通过孩子的画,跟他们做生动的交流,也能读懂他们心里想说的话。
▲点击播放视频,观看完整版演讲《当孩子不想说时,让他画一幅画吧》你好,我是苏清华!我是一名高校美术老师,我做儿童美育的实践与研究,已经16年了。今天,想跟你探讨的话题是:当孩子不想说时,让他画一幅画吧!画画是孩子第二语言学会画画能学会表达自己我的童年跟我孩子的童年是完全不一样的,童年的我特别喜欢画画,但是在那个年代,画画被当作是“不务正业”的,而我又是一个特别严重的偏科生。每当我上数学课时,我的思绪就在外面漫游。回到家做作业时,我经常把数学作业压在我的画画纸下面。当爸爸妈妈来时,我就赶紧把数学作业放到画画纸上面。可是到我孩子的时代,世界完全变了,几乎每位家长都会给孩子报一个画画班,或者音乐班,或者舞蹈班。我自己也不例外,我也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还要多才多艺。我家孩子也特别喜欢画画,在培养她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我学习了很多东西。有一次洗澡,她摔倒了,她画了一本小书叫《小人洗澡》。画的是她穿着花裙子,走进浴室准备要洗澡了,洗着洗着不小心摔倒了,她觉得很疼,她的脸摔破了,于是她在她的左侧脸画了一道红,画得挺有意思的。那时候,正好我把儿童美育作为我的研究方向,这个小故事就像我的人生导师,给我指明了一个人生方向,就是孩子学画画到底是为了什么,孩子学画画她自己能收获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画画是孩子第二语言,学会画画就是为了让她学会表达自己。她摔了一跤,她就开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个时候,我就下了一个决定,我永远要让孩子表达自己,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画画就是他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我孩子上一年级时,她的眼睛检查出弱视、散光,眼睛的视力是不均衡的,于是医生就给她戴了一个蓝色的眼罩。她特别不喜欢这个眼罩,于是,她经常把这个眼罩画成各种各样的想法,当我带她去海边玩时,她就在眼罩上画了船和海的想法。因为眼罩,她跟别的孩子显得不一样,同班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没有人跟她玩。于是,她画了这样一个故事《一起玩吧》!企鹅五毛躲在角落里哭,因为其它的小企鹅不愿意跟它一块玩,你看它躲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哭,为什么哭呢?因为别的企鹅没长毛,可是它头上长了五根毛,很怪异,所以没有企鹅跟它玩,它就躲在角落里哭。还有一个企鹅卷毛,不但头上长毛,长的还是卷毛,所以也没有企鹅跟它玩,于是它们就成了好朋友,然后它们手拉手到处去玩。它们商量着要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不能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就不和别人一起玩,于是它们就主动跟其它小企鹅一起玩。我女儿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她回家跟我说,妈妈,没有人跟我玩,我很痛苦。我说,你要让他们看见你跟大家是一样的,你偶尔可以把你的眼罩摘下来,让别人看看你美丽的大眼睛。后来她班里一个同学也接纳她了,她画的故事其实就是画的她自己。这个故事又教育了我,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别人跟我们不一样,就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也不能因为我们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就放弃跟别人交流,放弃让别人理解我们!从那以后,我就决定我所有的课程,都要让孩子去表达自己,而且我女儿在画这个故事时,我已经研究出了一种方法,让来上我课的孩子们,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赋权型美育:把表达权利赋予给孩子我曾经接触过很多这样的课堂,老师设计一个课题,摆一瓶花放在那,要求全班的孩子都去画这瓶花,这时候孩子们表达的是谁的想法呢?是老师的想法。这样的课堂太多了,今天画瓶花,明天画一个螃蟹,后天画一匹马,再过一天换一组静物让孩子们来画,总是让孩子表达老师的想法,不是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希望孩子们都能一直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把这种教育方式叫做赋权型美育。赋权型美育,就是把表达的权利赋予孩子。当你把表达的权利给予孩子的时候,孩子想说什么他就会通过绘画去说。有一个读一年级的孩子,他就画了一个关于考试的绘画。他读一年级,因为有的孩子们可能在学前还不识字,还不会看考试的题目,老师在考试时会给孩子们读题。等发卷子时,考了95分,这时孩子的嘴巴是向下弯的,不太开心。第二次考试,考了96分,孩子的嘴巴既不是很开心,也不是不开心,虽然比以前多了一分,但是距离自己的目标还有点远,所以他画的嘴是平的。第三次考试,期末考,老师依然在读题,学生在答题,然后交卷子,依然是交给这位和蔼可亲卷头发的老师,这回考了分,孩子很开心,于是他画了一个很开心的自己。虽然孩子才读一年级,他的绘画能力还有限,但是他已经能很好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了,而且你会发现孩子一到一年级,考分已经成为孩子的一种压力了。画画就是孩子们的语言,永远都要把绘画的这个权利交给孩子们。有时候孩子们可能不愿意说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随着孩子们逐渐成长,家庭教育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很想尊重孩子,给孩子非常个性的教育。但是我们希望孩子能接受我们的教育,这对所有父母来说,真的是各种各样的考验。所以在整个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一个过程。爸爸妈妈也可通过绘画看懂孩子画里面的小心思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孩子就是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他家庭生活中的思想。《爱需要沟通》,这是他为书本起的名字,这个孩子叫马奥良。有一天,老爸给我出了一个数学题考我,我不知道怎么做,老爸给我讲解了十分钟,可是我还是听不懂,怎么办呢?然后老爸就说我,学习不认真,他说我傻。我太郁闷了,因为在老爸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学习不认真的孩子。问题出在哪呢,我有那么差吗?我反思了很多,虽然我有很多的不足,可是我也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我希望我的家人们都能重新认识我。我诚实,我爱家人,我还爱帮助别人,我很努力,我没那么差啊。再想想我的家人们,姐姐也挺爱我的,给我买各种礼物,妈妈还给我做各种好吃的,爸爸还带我去非洲看狮子,家人也都挺爱我的。那问题出在哪儿呢?孩子得出一个答案,他认为,问题出在沟通上,我们需要交流沟通,其实我也很爱爸爸妈妈的。于是他就去找爸爸说,爸爸,我确实不会我又没有学过,你再给我讲讲呀。你看画画中红色的九宫格,他画的是他们一家人去吃火锅,他觉得吃火锅象征着团圆,然后他又模仿绘本大师画了一个封底。孩子们可能不愿意说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这是非常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爸爸妈妈也可以用这种方式,看懂孩子画里面的小心思。如果你真的能把画画的权利给到孩子们时,孩子的画是天马行空的,更重要的是都能通过画来表达自己。当你的孩子不想说时,让他画一幅画吧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用剪纸,不用画笔画,我就让他用剪纸的方式,创造自己的一个故事;有的孩子不喜欢颜色,我就让他用黑白画的方式,去创作;有的喜欢用油画,有的特别喜欢印东西,我就让他用创造版画的方式去创造他自己的小故事。年,我策划了一个展览,让孩子们把他们的绘本都拿出来展览。这些孩子都是读小学的孩子,最小孩子的7岁,最大的才11岁。11个孩子,画了12本书,其中一本书是大家合作画的,其余的11本书是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独立创作一本。年到年,我连续做了四届“孩子们绘本小故事”的展览。年的展览,孩子们创造的书被一家出版社看中,而且还给孩子们出版了,并且再版了。目前为止,他们应该是国际年龄最小的原创的绘本作家兼画家,我也希望更多的出版社能够愿意出版孩子们的绘本。为什么呢?我们现在看到孩子的绘本,都是大人给孩子去创作的,大部分都是站在大人们角度去创造的书,可是孩子创造的书也很有意思。因为孩子的绘画没有文字,有很多家长们看不懂,每次做展览时,我就会给他们做导展,通过我的讲解他们才能看懂,哇,孩子们原来画的是这样的事,他们才会恍然大悟。但是有一个小朋友,他不听我的导展,他就自己看这本小书,他不需要我讲解就能看懂,可见孩子跟孩子的心灵是相通的。我做过一些实验,拿着孩子们的书到幼儿园去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很喜欢,说那个人就是我,我在家里就是这个样子。画画就是孩子表达自己非常好的一种方式,让孩子们去画他们自己的故事,把绘画表达的权利赋予孩子。不要剥夺他们想表达自己的权利,而我们家长也能通过孩子的画,跟他们做生动的交流,也能读懂他们心里想说的话。我今天想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和一个美育工作者的身份,想对所有家长们说一句话:当你的孩子不想说时,让他画一幅画吧。我也想对所有的孩子们说:当你在画画时,你要表达你自己的想法,做独一无二的自己!谢谢!福利环节之粉丝问答Q:您讲孩子的情绪用画来表达,那还需要有专业的绘画学习去引导吗?苏清华:首先是孩子情绪的表达,绘画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要培养孩子绘画的美感,还是需要懂艺术又懂孩子有经验的老师引导孩子。Q:现在孩子2岁,特别喜欢画画,在家自己经常通过想象,画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有没有必要给孩子报一个画画班,比如市面上那些“发挥孩子创造力”的艺术班,其实也会有实物让孩子参考去画。不知道报班会不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苏清华:2岁正是孩子们天马行空涂鸦的时候,有的孩子笔下还画不出形象,此时期我建议做好家庭美育,父母要提升家庭美育的理念,陪孩子玩好颜色,让孩子尽情体验涂鸦的快乐,我不建议2岁这么小就送孩子去画班学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