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正确认识孩子散光问题

许多家长在咨询孩子弱视的时候,经常会问到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弱视治好了,散光会没有吗?”其实,散光作为眼屈光的一部分,度数增减与弱视是否治愈并无直接关系。散光,更多反映的是眼屈光的聚焦问题,而弱视更多是视网膜成像或视路传输问题。

今天,小编把多年来家长常见的一些散光问题汇总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高远的孩子,适度有点散光是好的,怎么讲?

1、远视过大的孩子,本来眼球前后径和上下径的比值小于1,即各子午线上的半径是有差值的,所以散光是客观存在的;

2、高度远视的孩子,散光的存在有益于正视化,也就是降低远视度数;

3、从生物遗传和光学角度来讲,这种远散造成的光学传导反应给大脑的信息是:眼睛要长得圆溜些,会促进眼球前后径的增长(远视+远视散光形成的焦点和焦线都是在视网膜后,而眼球的发育,就像向日葵,是跟着太阳--眼球是跟着焦点方向发育的)。

通常,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较大的散光波动?

1、检测条件,孩子的调节力比较强,比如有无散瞳,晶体等散光是否中和或叠加角膜散光影响最后的综合散光度数差异;

2、仪器误差,一般25-50度都有可能,或检测的所在散光轴位出现变化;

3、孩子检测时状态,比如距离,是否眨眼过于频繁等也会影响结果;

4、客观验光各屈光介质散光度数不变,但同等视力条件下配镜大夫散光度数低配、高配或等效球镜转换;

散光会不会出现确切变化?

会的,几种情况如下:

手术、外伤或遗传发育:飞秒激光光爆破形成波前象差或手术角膜切削及外伤眼部磕碰会导致部分散光增加或减少状况,发育遗传如圆锥角膜等;

视频终端:视频化对于弱视,是有所帮助;但是对于不同的屈光状态(近视、远视、散光等)影响不同。总体来讲,人的眼睛一分钟要眨眼15次左右,如长期过度专注小视频,眨眼次数会有所减少,角膜易干燥,加剧散光,同时,很可能因距离过近加剧近视或过快消耗远视储备。总体来说,视频终端要注意频率和强度,尤其是无弱视的孩子,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对于有弱视的孩子,远视过量的20-30分钟可以适度考虑,近视、散光或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如有弱视,最好选择中医方法调理弱视,如按摩、贴耳豆、王氏梅花针等,如果要用,也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多少度散光算重度?

根据散光的程度可以把散光分成4种类型:

轻度:低于度

中度:--度

高度:--度

重度:大于度

也有部分视光培训学校把度以下划为微度,低度-,-度属中度,度以上是高度。总体来讲度以下好些,但也要看散光性质(一般学龄前孩子有正常的远视储备和度左右远视散光也属正常,部分是生理性的),但每个人所能容纳和中和的程度有时有很大差别。即使成人其实绝大部分人也都或多或少存在散光,但个体对于散光的容纳度实在差异很大,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50度散光不加上柱镜,视力就差异很大,有些上百度散光加了柱镜,反而视力下降)。

那么该如何保护我们脆弱的眼睛?

选择一款适合又有保障的护眼产品成为重中之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techinaonline.net/yczz/5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