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散光欠矫
解释:复验给该度数的原因是因为该患者有一副旧镜,旧镜R-2.25DC*,L-1.75DC*5,在复验时做了裸眼视力,而且在其旧镜的基础上已经加了足够的远视,无法再继续增加远视度数。
解释:经过教授的指点后重新做了复验,教授的建议是尽量不要改变孩子的屈光状态,把散光往下降,经过跟教授的一番争论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再进行了验光,结果如上,真的是打脸的结果,最后自我反思,好在孩子没有在6月份配眼镜,配了的话同样是过矫,同样是不合理的处方。
解释:我们从master结果上看到其实该患者的曲率性散光还是挺大的,但是她可能就是调节性的散光也是挺足的,验光时其实是少了一步散光的调整。
病例二:散光过矫
解释:该患者复验完之后配的是新乐学的镜片,当时孩子的视力是不够1.0,但是考虑到孩子年龄小近视早,还是建议配了新乐学镜片。
解释:到此时取镜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孩子的矫正视力仅有0.5,0.6,家长和专家都无法接受,因此重新做了赛飞杰散瞳验光,加做了眼轴。
解释:根据两次散瞳后的结果和眼轴结果的综合分析,也加上跟豪雅厂家的沟通,以及厂家的支持,最后尝试的把散光加到了角膜散光的量。
解释:半年后我们看孩子散瞳验光同样还是-1.00DC的散光,但是复验还是需要-1.50DC散光,最终左眼的控制效果还是很好的,屈光度增加-0.25D,为了延缓近视我们同样建议配戴功能镜片,这个年龄能达到这个效果个人觉得还是挺好的,遗憾的是该患者右眼度数变化较大,可能平时用眼姿势有不规范之处。
总结:验光中散光到底该怎么给,其实我们插片验光时还是应该按照我们正常验光的标准来验光,在球镜正镜话后,最佳矫正视力上一行的视标来比较散光的大小,也就是我们验光中第一次红绿后做的交叉柱镜的验光流程,这样我们基本就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散光,而不至于在给儿童验光时,凭着感觉给散光了,同样也能避免给医生带来误诊。
optomet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