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近视,从现在做起!
近日,国家卫健委在相关文件中提到,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对眼睛健康和预防近视有重要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表示,儿童的眼睛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成熟的,0—6岁是儿童眼球结构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新生儿刚刚出生的时候,视力只有光感,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视力才逐渐发育。一般来说,1岁儿童视力可达到0.2,3岁孩子视力可达到0.5以上,5岁及以上孩子的视力能够达到0.8以上,所以孩子视力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的。
因此,针对0—6岁儿童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非常重要,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可以早期筛查和干预儿童致盲性眼病以及近视等屈光不正和斜视、弱视等常见眼病,这对于保障儿童眼健康、防控近视具有重要作用。
在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眼保健的重点各有侧重。
婴儿期也就是1岁以内眼保健主要是筛查儿童有没有先天性致盲性疾病,比如早产儿容易发生可致盲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发病率占10%—20%,是导致儿童盲的首要疾病。因此,早产儿出生后都要立即接受相关筛查。婴儿期还应该筛查先天性白内障,这个病的发病率大概在4‰,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对先天性致盲性眼病进行早筛查、早诊断,可以避免视力残疾或者致盲,避免终生遗憾。
幼儿期,也就是1—3岁,眼保健的重点是筛查斜视、弱视等相关眼病。
斜视患病率在3%,斜视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还会导致弱视,影响儿童的立体视形成,影响成年后的职业选择。
弱视的发生是由于孩子的眼睛处于视觉发育期内,单眼斜视,严重的远视、近视、散光,还有两眼的屈光度数相差太大,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视力发育障碍,导致儿童视力低下。即使佩戴眼镜这些孩子的视力都不能达到正常值。弱视患病率也比较高在1%—5%,很多弱视儿童没有特殊的异常表现,常常会被忽视,所以需要通过定期医学检查才能发现。弱视是可以治愈或者改善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6岁以后比较难矫正。所以说斜视和弱视都需要早筛、早诊、早治。
学龄前期,也就是4—6岁,眼保健的重点是了解儿童视力和屈光状态,进行近视防控。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的眼睛逐步发育,刚刚出生的时候眼球很小,眼轴也较短,双眼处于生理性远视,我们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儿童的眼球逐渐长大,生理性远视也逐渐趋向正视。正视后,如果眼球继续增长,眼轴过长就会发展为近视。所以,学龄前儿童防控近视的重点是防止远视储备量过早过快消耗。利用医学仪器,可以检测到儿童的远视储备量,可以预估6岁以前儿童是不是有发生近视的可能,可以为预防近视发生做很好的基础性工作。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眼科主任李莉表示,0—6岁是近视防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在预防近视方面,可以给家长提前有一个预知。我们在做眼健康筛查的时候就可以了解孩子是否有远视储备,他的远视储备量是否足够。一般在3岁时,如果有度到度的远视属于正常。如果在6岁还有到度的远视,8岁有75度到度的远视,这样就可以延缓孩子出现近视甚至不出现近视,可以明显降低近视发生率,同时也可以使发生高度远视的概率大大下降。所以说在不同阶段,儿童眼健康筛查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科普——如何预防近视?
预防近视,定期为孩子做视力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电子产品诸多,孩子们离不开电子产品的形式下,视力筛查尤为重要。每3~6个月为孩子做一次视力筛查,对孩子的眼睛问题可以起到早筛查、早知道、早治疗的作用。
趁着暑期,家长们快快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