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的高远弱视治疗经历
作为“儿童弱视远视家长群”的管理员,每天解答着很多新进群弱视家长的问题,帮助别人的同时,让我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让我自己对弱视的知识掌握得越来越多。
我一直有个冲动,想写篇文章说说宁宁的弱视治疗经历,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弱视家长和孩子少走弯路。
一、发现弱视
宁宁在读幼儿园大班时,学校的一次视力普查,发现宁宁双眼裸视都只有0.4。我们当时很担心,把医院去做检查,用阿托品慢散后,双眼高度远视,各度(度以上就算高度),散光75度,散瞳后裸视只有0.2,矫正视力0.5,最后,听医生建议,配眼镜双眼度。
医院的检查结果,让我知道了原来除了近视,还有远视,而且是高度远视。从来没想到孩子是生活在模糊的世界中,我的心情到了低谷。
二、积极科普
宁宁也是个弱听的孩子,在治疗弱听的过程中,走了些弯路。所以当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弱视时,第一时间我想到的是科普一下,科普的路有二条:一是网上书中查资料;二是找到弱视群,可以随时相互交流。
庆幸的是,我找到了一个叫“眼科之家”的网站,上面都是弱视方面的文章,非常专业,其中一篇文章让我找到“儿童弱视远视家长群”,从此我进入到这个大家庭,大集体。
进入群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有这么多弱视家长,天天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每天群里弱视家长都汇报着自己孩子的进度,经过自己努力,不断进步,真的是非常激动。
三、弱视治疗
当时医生的病历上写明精细训练,作为家长,这几个字是感觉迷茫的,不知道从何着手。所幸“精细”2个字提醒了我,结合眼科之家的文章,从淘宝中找到弱视工具,发现很多,最终从精细的角度出发,挑选了小珠,印度金针。后来又购买了治疗仪,反转拍,弱视训练软件等。
训练之前我给刚满6周岁的孩子做了思想工作,为了我们的眼睛更明亮,需要精细训练。所以一开始进行得相当顺利。
开始的训练量还是比较大的,一天3次,每次半小时,早上在家串珠,中午到幼儿园串珠,晚上软件。不到一星期,已经很熟练,20分钟可以穿颗珠子了,软件也可以做到精细部分了,一周矫正视力达到0.6。
熟练以后,我琢磨应该换更精细的了,增加难度,从淘宝以明购买了印度金针,治疗仪,反转拍也跟上了。
开始穿针很难,5号针(孔大约有1毫米)20分钟只能穿25根,孩子的抵触情绪慢慢扩大,每天都是又批评又鼓励,一周到9号半小时50根,再半月到最细的针12号,线是0.06毫米的,当时我自己穿的时候都感觉好难,孩子一一都过了,惊喜发现孩子居然可以在20分钟可以穿根针!
在穿针的同时,软件,治疗仪每天一直坚持做,软件里的光刷,红闪,治疗仪的视敏、低对比等都是对增视有直接帮助的。训练量是这样的:一天2次,每次半小时,早上穿针,中午在幼儿园串珠,晚上反转拍,治疗仪和软件轮换。
增视的效果很明显,检查的时候.10.20,戴眼镜.10.30,矫正视力0.5,到.12.20,矫正视力达到1.0,裸视力也有意外收获,达到0.8-。当时群里和医生都是相当高兴的,纷纷祝贺我们。弱视摘帽了,听到医生这样说,我激动得快掉下眼泪,所有的努力和辛苦在这一刻都值得。
这个时候的1.0对中高度远视来说,需要巩固训练,另外再加上视功能训练,刚发现的时候孩子没有立体视,经过同时,融合,立体的训练,现在,立体视已经达到40秒角(正常视力60秒角合格),有视功能就意味着可以稳定视力了。
上周,孩子的眼镜已经更换成了度眼镜,矫正视力仍旧保持1.0。
三、总结
弱视越早发现越好,孩子的敏感期是3岁,治疗黄金期在6周岁之前。治疗的基础是戴眼镜和遮盖(视差2行以上需要遮盖),增视方法就是精细,精细,再精细,红闪,光刷,光栅等软件刺激可以促进眼睛发育。弱视治疗期间孩子的配合度很重要,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弱视治疗好后,还是要经常检测孩子的视力,每年复查一次。
弱视治疗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是长期奋战的事,希望各位家长加油,希望孩子们视力都可以达到1.0,早日与弱视说再见。
宁波*宁宁妈.3.7于宁波
信赖源于专业,专业源于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