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很多人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散光,只是没有去检查过。散光和近视不是一回事,但它对人的视力危害也不容小觑。对于散光,尤其是青少年、婴幼儿出现的散光,一定要加以重视,避免发展为弱视或引发其他眼部疾病。
散光&近/远视=屈光不正正视成像在视网膜,视物清晰;近视的话,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造成看东西模糊;远视则成像在视网膜后,视物模糊,容易视疲劳。那散光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和近视、远视的不同,散光大多属于先天性疾病。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不能正常聚焦于一点,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就算移动目标物体,都不能清晰成像,只有佩戴散光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散光到一定程度必须矫正。
散光分为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
规则散光是因为角膜或者晶状体的两条主子午线弯曲度(即屈光力)不同所形成的。规则散光可以配镜矫正视力。
在同一条子午线上或在同一条子午线的不同部位,屈光力表现不同者,称为不规则散光。
不规则散光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圆锥角膜、角膜外伤或炎症遗留的瘢痕造成角膜屈光面凹凸不平,从而导致屈光力不一致。这种散光是由后天疾病引起的,晶体脱位、白内障等疾病也可引起散光。它无法通过常规配镜矫正视力,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角膜接触镜来矫正。
多数先天散光难预防散光是很难预防的。目前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散光主要为先天形成,和遗传有一定关系。这就像一个人的颜值高低、身材高矮是由基因决定的一样。
散光发生的具体原因不清楚。由于散光大多是先天性的,一旦形成,没有特殊原因不会改变。所以,散光的程度和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及近距离用眼没有什么关系,这也是散光和近视最大的不同。
有人好奇散光跟近视是否相互影响。散光和近视间没有直接关联。近视不会引起散光,散光也不会导致近视。只是对于不矫正的散光,容易视疲劳,而视疲劳是引起和加重近视的诱因。所以,散光人群不能无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以免造成视疲劳。
查视力时,散光易被高估散光的情形非常复杂。根据散光的轴位变化,分成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
顺规散光是什么?举例来说,一个-2.50DC*(即散光度,轴位度)的散光孩子,视物时的水平方向仍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在水平方向看物体和正常人没有区别,但在垂直方向看到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模糊不清。这样的孩子比较喜欢眯眼,因为眯眼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小孔成像的效果。戴镜矫正后,看到的物体在水平方向没有变化,在垂直方向是缩小的,也就是说会把人看成“矮胖形”。
逆规散光以-2.50DC*90(即散光度,轴位90度)的散光为例,视物时垂直方向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物清晰,但水平方向成像在视网膜前,是模糊的。这些孩子容易猜测视力表上左右开口的视标。他们戴镜矫正时看人会呈“瘦高形”。
其实无论顺规散光还是逆规散光,在检查视力的时候真实视力都容易被高估,他们很多时候能猜对视标。
斜轴散光是特殊的散光。比如,-2.50DC*50的孩子在看东西时,最清楚的方向在50度附近。这样的孩子在其它各个方向看东西都是模糊的,也很难通过眯眼提高视力,所以他们比较喜欢斜眼或者歪头看东西。由于他们很难适应框架眼镜,最好评估是否适合佩戴角膜接触镜。
散光的孩子早期可能存在眯眼、斜眼、歪头看东西等表现。通过常规的视力筛查和检影验光,可以很容易确诊散光的度数和水平。但对于大多数儿童还要进行散瞳以明确是否合并斜视、远视或其它眼部改变。
度以上散光应戴镜矫正儿童散光一旦发现应尽早进行诊治。对于度以内的散光,如果不影响视力发育可以定期复查;对于度以上的高度散光,或度以内但影响视力的散光,应尽早戴镜,避免导致弱视和双眼视功能发育异常。由于散光度数的稳定性,我们建议度以上的散光人群终身戴镜。
散光孩子的复查周期为3个月到6个月,除了检查散光有没有影响到视力发育,还要 对于成人散光,长期稳定的轻中度数散光可以考虑通过激光手术进行矫正。散光的孩子成年后,条件允许的也可接受手术激光矫正。
近视的孩子因看不清物体,家长能够早期发现。而很多高度散光的孩子,不戴镜矫正依然可以正常生活。这其实和散光人群看物体的方式不同有关。散光看东西是发散的,也就是说看得见但看不清,如果出生后就一直在用这种方法视物,孩子便不会觉得奇怪。这也是很多刚刚戴镜的散光患者,短期内甚至觉得不如不戴镜清楚的原因。所以,散光一定要尽早矫正。
您看此文用
·秒,转发只需1秒呦~
到今天才明白,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廊桥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