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底什么是高度近视?
?一般将近视度数超过度认为是高度近视;
?也有将等效球镜超过度的定义为高度近视。
所谓等效球镜度就是将近视的度数和散光度数的一半相加所得(等效球镜度=近视度数+1/2散光度数)。因为很多近视的人都合并有散光,因此采用等效球镜度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屈光状态。
-2-高度近视为什么会导致失明?
这是由于眼球前后径长度增长1mm,近视度数平均增加度,因此随着度数的增加,眼球会变得越来越长,从而使得眼球壁变得越来越薄。相应地,脉络膜、视网膜都会变薄,从而发生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的风险均会大大增加。
-3-高度近视失明可能性都大吗?
也不是。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下普通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普通高度近视,就是虽然你的近视度数超过度(或等效球镜超过度),但是目前的你的度数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每年不再继续加深了,矫正视力也能达到1.0,并且从眼底来看,与正常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病理性近视,是指25岁之后,近视度数还在不断发展,伴随着眼球也会越来越长,因此从眼底来看,视网膜变薄,还可能出现其它病变,矫正视力也不断下降,最后可能导致失明。
△普通高度近视眼底正常△病理性近视眼底
对比一下,我们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病理性近视患者的眼底视网膜、脉络膜都明显变薄,视盘周边的萎缩弧明显,黄斑区也有病变,血管也都变得很细。
-4-高度近视会遗传吗?
因为各种原因,近视眼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就有个疑问:近视遗传吗?普通近视不会,但高度近视是可以遗传的。
■两个高度近视眼相结合,其子女的发病机会在90%以上。
■高度近视者如果与近视基因携带者结合,其子女可能有半数是高度近视。
■而高度近视者如果和正常人或中低度近视者相结合,其子女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为10%。
-5-青少年如何预防高度近视?
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7~12岁小学生:45.71%
13~15岁初中生:74.36%
16~18岁高中生:83.28%
19~22岁大学生:86.36%
为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应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多看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走出楼群在视野开阔处极目远眺。同时,已经近视医院眼科或者专业视光机构,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控制近视进展。
-6-患了高度近视真的不能剧烈运动吗?
普通高度近视患者从眼底来看,和正常人区别不大,和普通人一样生活运动就可以。当然,像跳水、蹦极、拳击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会大大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的剧烈运动不建议参加。要注意的是,每年都应定期复查近视度数和眼底情况。
但是,病理性近视患者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跳水、蹦极、拳击这些视网膜脱落风险很大的运动肯定不建议参与。并且,由于眼球壁薄,巩膜抗击外力能力较弱,像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也是建议尽量不要参与。还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可以适当参与快步走、游泳这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当然,每年必须要进行验光和眼底检查。
高度近视患者如果发现每年自己的度数一直在增加,并且矫正视力在逐渐下降,应该及时于眼科就诊,看是否需要进行后巩膜加固手术。
等尽量控制病情不断加重。并且如果眼前出现闪光感、遮挡感等,应尽快就医检查是否发生视网膜脱离,避免耽误治疗。
-7-对高度近视为什么要引起重视?
目前估计我国高度近视患者高达0万。高度近视可导致视网膜病变而致盲,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高度近视——关键在于把防治提到最前面!
按照我国所处的社会阶段,预防近视的技术、知识并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父母预防近视的意识,对近视的深度了解。近视是一种疾病,高度近视更是威胁重大,一旦孩子患上真性近视,便再也无法回头了!孩子还小,不懂趋利避害,作为父母,有责任给孩子一个清晰未来!能做的就是预防,未近视时提前发现近视的趋势,而《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档案》的建立则为预防近视提供第一把大关!
建立眼健康档案的好处一、及早发现屈光异常,如高度远视、近视、散光、弱视等。
二、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有眼疾。需检查眼位,晶状体及眼底等情况,相当于给婴幼儿的眼睛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
三、早干预,这是建立《视力健康管理档案》的主要目的。
如何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建立《视力健康管理档案》的主要对象是3-12岁的儿童,可以从儿童进入幼儿园开始。眼健康档案主要内容是记录裸眼视力、近视力和较佳矫正视力。通常在孩子寒暑假各进行1次医学验光,记录屈光度。同时测量角膜曲率、屈光度、单眼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眼压、眼底等眼参数。
视觉中最重要的检测指标便是屈光状态,人眼的屈光状态都是出生时是远视,然后向正视发展,不同年龄有其相对固定的屈光状态,如果发育过快,将来可能出现近视,如果发育过慢,将来可能出现弱视或远视。
眼科专家提示医院为孩子建立一个动态更新的视力档案,动态监测视觉发育变化,别让孩子的视力就此输在起跑线上。
对于已经进入近视的孩子应该启动近视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流程。进入中高度近视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必须时刻警惕近视三大失明性并发症,即视网膜脱离,开角型青光眼和近视性黄斑病变。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