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会有患者询问:“医生,我看东西不太清楚,是不是有散光?”也有部分患者“医生,散光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医学上来讲,近视和散光都是屈光不正的表现。
散光是因为眼球在不同方向上有着不同的屈光力,导致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射后,无法在视网膜上聚焦于同一个点。存在散光时,看物体的边缘是虚化的,严重的散光甚至会出现重影,无论距离远近都很难看清楚。除了视物模糊,有严重散光的人还容易看东西时间稍长就出现头痛、眼干、眼疲劳的症状。
散光的成因
先天因素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部分孩子会出现散光的问题,医学上目前还无法明确由什么因素引起。
后天因素
1.眯眼睛、揉眼睛,可能引起角膜形态的改变,导致散光度数增加。
2.有些近视的朋友不喜欢戴眼镜,模糊时很容易养成眯眼的习惯,这样会加快近视的发展速度,同时导致散光不断加深。
3.角膜疾病、眼外伤或者一些眼科手术后导致的散光。如圆锥角膜,会使角膜退化进行性变薄而向外凸出成锥状,这种散光进展很快,严重者甚至需要接受角膜移植。
临床上大多数人都会存在生理性散光,可通过调节代偿部分散光度数,不会对日常用眼产生不良影响,此时不需要矫正。但是散光度数超出了代偿范围时,则需要矫正治疗才能拥有清晰的视力。此外,散光度数高或者斜轴散光对视力影响较大,严重时会引起弱视。
如何预防散光
先天性散光主要是由眼球的屈光系统(如角膜、晶状体)本身结构因素而产生,很难预防,一般多以角膜散光为主。但是避免眼部外伤,注意眼部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姿势,对于后天性散光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供稿丨刘晶编辑丨魏旭红
投稿方式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