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近视防控的这些坑不要再踩了

掌上春城讯近年来,近视问题在学生群体中日益严重,而近视可防可控难逆转,需要我们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寒假将至,孩子们用眼也将进入“狂飙期”,今天就跟随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集团云南省区副总院长兼昆明医院院长许江涛,一起正确认识近视防控,避免踩“坑”。误区一:孩子上小学后,才需要查视力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小学以后,用眼多才需要检查视力。其实不然,许江涛表示:“3岁左右,所有儿童都应该进行眼健康检查,可以使用儿童图形视力表进行视力初测,即使不能合作视力表检查,也可以使用其他检查手段了解孩子的视力、眼发育及屈光状态。如果家族中有相关遗传史则应将眼科检查时间提前。”她介绍,进行眼健康检查可帮助家长尽早发现孩子是否存在屈光不正(如近视、散光、高度远视)、是否患有斜视、弱视等眼部疾病;对于暂未近视者,还可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明确孩子的屈光系统发育情况及生理性远视储备量,每半年至少复查一次,做到近视危险因素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误区二:孩子还小,没有必要早戴眼镜“近视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许江涛表示,近视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一旦发生,度数不能降低或消除。并且儿童的近视度数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其并发的眼底病变将直接导致器质性的视力损害,严重时会引起失明。因此,近视重在早期预防,一旦近视已经发生,就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控制手段来控制度数增长。而远视、散光则可能导致弱视,儿童视力发育水平低下,更应该早发现,早戴镜,才能使儿童视力得到好的恢复。误区三:孩子一旦戴上近视眼镜,就再也摘不下来了许江涛表示,一副经准确验光、度数合适、加工精良的眼镜,不仅能够让儿童看得清晰、看得持久、看得舒服,而且能够减慢孩子近视度数的增长。至于戴眼镜后近视度数依然增长的现象,是因为学龄儿童处于用眼高峰期、近距离用眼强度大、伴随身体快速生长的眼球过度发育、缺少有效户外活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不能怪罪于眼镜,“并且当前矫正近视的周边离焦镜片,除了让孩子获得清晰视力的同时,还有控制眼轴增长的作用,使近视度数增长减慢。”误区四:孩子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可以不分白天、晚上近视发生发展的机制目前尚不明晰,科学的近视管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充足的户外光照才是最根本的防控法门。许江涛介绍:“科学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是近视眼的一个独立保护性因素,坚持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她特别提醒,此处所说的户外活动,是指白天时段的户外活动,“因为户外的光照强度会激发眼内的多巴胺分泌,而多巴胺可以延缓眼轴增长,从而对近视发生起到预防作用。”许江涛提醒家长,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防控是一个科学的体系,不仅需要在预防干预、功能检查、屈光矫正、近视防控方面有专业的知识,更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家长可利用这即将到来的寒假假期,给孩子的眼睛好好做个检查,及时了解其视力变化情况,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ptechinaonline.net/zzbx/10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