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是眼睛屈光不正的一种状态,造成散光的原因是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不一致,如橄榄球状,导致相互垂直的两条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无法聚焦一点,形成不清晰或重叠的影像,看远看近都不清楚。
临床上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两种。
1.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相互垂直者为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又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向散光。规则散光根据各子午线的屈光状态又分为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合近视散光、复合远视散光及混合散光。
2.不规则散光眼球的屈光状态不但各径线的屈光力不相同,在同一径线上各部分的屈光力也不同,没有规律可循,不能形成前后两条焦线,也不能用柱镜片矫正,常见于圆锥角膜、角膜云翳或晶状体疾病等所致角膜或晶状体屈光面不规则所致。
病因
散光常因不良的用眼姿势而加重。例如躺着趴着看书,甚至斜眼或眯眼看东西,都会造成眼皮不当的压迫眼球,而影响其正常的,所以戒绝坏习惯才是防止散光、杜绝近视的做法。而这些习惯也常是近视的原因,因此有些人以为近视会造成散光,其实两者没有关系的。进入眼球的平行光线各经线焦点不在一个截面上则称为散光。
普通眼镜片只能矫正规则散光,而不规则散光则不能用它来矫正,最好办法是采用硬性角膜接触镜来矫正,效果较好。用普通镜片矫正规则散光效果也不一样,散光度数越大其效果就越差,中度以下散光一般可以矫正到正常值,而高度散光则较难矫正到良好效果。特别是高度远视散光,看远和视近都不能依赖调节看清物体,若在幼儿期不尽早矫正,视功能发育会受到一定抑制,待到长大才带矫正眼镜时,矫正视力会更差,往往形成中度弱视。
高度近视散光则好一些,虽然看远不清楚,但视近还较好,视功能还可得到一定锻炼没有完全受到抑制,矫正视力一般比高度远视散光要好。但也需尽早配镜矫正。无论何种高度散光,校正越早效果就越好。因为矫正早,不仅能促进视功能的发育,且物体变形和空间定位的误差反应要小,病人能承受的程度也大。
症状
(1)散光眼症状之单纯近视散光:为一条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和它垂直另一条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
(2)单纯远视散光:为一条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和它垂直另一条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成像。
(3)散光眼症状之复性近视散光:两条互相垂直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都是在视网膜前成像,但是它们屈光力不相等。
(4)散光眼症状之复性远视散光:两条互相垂直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都是在视网膜后成像,但是它们屈光力不相等。
(5)散光眼症状之混合散光:两条互相垂直主要子午线上,平行光线一条是在视网膜前成像,另一条子午线上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成像。
分类
依原因分类:
1)角膜散光:源于角膜前表面各子午线曲率不同,最常见的是垂直弯曲度较水平者大(与眼睑经常压迫有关),故其屈折力也较水平子午线为强,相差值大约0.25D左右,属生理性,为生理性散光。后天的获得性散光可因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角膜炎等)或服手术后引起,多为不规则散光。
2)残余散光:可由其他屈光因素所致,如晶状体弯曲异常、位置倾斜、各部屈光指数不一致等引起。
3)全散光:上述角膜散光与残余散光之和。
依强弱主子午线是否垂直相交(可用镜片矫正)分类:
1)不规则散光:各子午线屈光力不同,均无一定规则,即使同一子午线因其扭曲不正,屈光指数又不一,其屈光力也不同。故该类散光不能用度数定量。多由角膜病变引起,不能用镜片矫正。
2)规则散光:两个主子午线(即屈光力最大的与屈光力最小的子午线)互相直交,可用镜片矫正的散光,称为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可依强主子午线方向分为:顺例散光(顺规散光、顺律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垂直方向者。反例散光(逆规散光、逆律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水平方向者。斜向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斜位方向者。
发病情况
一般以0.50D的散光全自动计算起点,在男女没有多大差异。散光多合并远视和近视,且远视和近视的程度愈高,发生的散光的可能愈多。在人群中远视合并散光占40%;近视合并散光占50~60%,有的调查比例还高。散光的度数一般在0.50D~1.50D之间,低于2.00D的散光占90%以上。
临床表现
散光眼的症状主要有视疲劳、头痛、视物模糊重影等。由于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患者为了看得清楚一些,常常把眼睛眯成一条细缝。许多患者不明其中的道理,常常抱怨自己的眼镜度数配低了。专家提醒:如果视力减退,又有视力疲劳症状,应进行散瞳验光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准确地获知散光存在与否,散光的程度如何,同时亦可检查出有无合并近视或远视,并可根据验光的结果配戴眼镜进行矫正。近视或远视可与散光同时进行矫正。目前来说,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及时配镜进行矫正来解决散光问题。
(1)稍重者无论视远物、视近物,均感模糊不清,患者常有把眼睑半闭眯成缝隙的习惯,企图以此使物体看得较清晰。
(2)视力减退:散光眼远离视网膜的焦线方向的视标颜色变淡,边缘发虚不清,不容易辨认,视力下降,重者产生复视.除生理性散光外,各种散光都容易引起视力下降。远视散光由于调节作用视力比近视散光较好。例如同样都是1.00度散光,远视散光的视力一般为0.8左右;近视散光眼的视力则一般在0.5左右;斜位散光看视标时,视标容易产生变形。"长毛"现象,常因为变形而产生视力减弱.因此对斜位散光的矫正轴位尤为重要。
(3)视觉疲劳;散光眼由于各经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对平行光线折射无法形成焦点而是两条焦线,所以大脑容易产生对像的选择读解。原因是散光眼容易产生对近视网膜的焦线的方向的景物;另外散光眼为了相对看清景物要尽可能的使用调节去缩小弥散圈的大小以提高像的质量;高度散光如果矫正不当或不戴镜容易引起头痛。视疲劳等症状,因而散光眼很容易产生视疲劳。
(4)弱视:多见于高度散光,特别是远视散光,因其看远看近都不清楚,视觉得不到锻炼。易于发生弱视,继之又有发生斜视的倾向。
检测方法
散光表验光法:是一种用散光表检查散光轴向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散光表如图2示。应用时将一眼遮盖,让被检眼注视前方之散光表,如散光表上各条黑线浓淡一致者,表示无散光或只有极少的散光(0.25D~0.5D左右);浓淡不一致者提示有散光。而散光表上最浓的经线即为散光方向,而散光轴恰与此垂直(成直角)。另一种确定散光轴向的方法是在试镜架上安置一枚裂隙镜片(裂隙宽1毫米),将此镜徐徐沿各径线转动,直至散光表上各线径浓度一致为止。散光轴向与裂隙所指方向一致。例如裂隙为°方位,则散光轴向也为。
圆柱镜法:发通常采用与球面镜相同符号的圆柱镜,即原用凹球面镜者,圆柱镜也用凹的。先用0.5D圆柱镜与球面镜同时加在一眼前,将圆柱镜慢慢地作°回旋,可反复旋动数次。转动圆柱镜时嘱病人注意视力表上较小字符的清晰度有无改变(大小、远近等改变不管)。若反复旋转圆柱镜,有散光者必称清晰度有改变,有时清楚,有时模糊。而当视力最清晰时圆柱镜所在的轴位,即为圆柱镜的轴向,亦即散光的轴向。确定了散光轴向右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散光度数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