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预防散光?
散光一词很早我们就听说过了,那散光是什么呢?
散光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并不聚为单一点,而是散开的许多光像。散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视力影响,除了会引起视疲劳,更会在孩子的发育期间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从而造成孩子弱视、斜视。
散光的成因
专家研究表明,睡觉前躺着玩手机,最容易导致眼睛散光。长期躺着玩手机,眼睛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的状态,严重视疲劳,晶状体的位置轻度偏离或离开光学系统的轴线,形成的是光心偏离性散光。视疲劳时眼睛周围甚至面部的肌肉都参与聚焦动作,眼睑可以对角膜产生一定程度的压迫,造成散光度数增加。
临床表现
1.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与散光的程度和类型密切相关。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通常正常,中、高度散光则远、近视力均不好。单纯散光视力轻度减退,复性散光和混合性散光视力减退明显,若矫正不良可形成弱视。
2.视疲劳
对于视网膜上的模糊图像需要不断进行精细调节,加上视物发生扭曲,故散光眼,特别是远视散光眼患者,容易发生视力疲劳。表现为眼痛、流泪、头痛尤以前额部明显,视物重影,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
3.代偿头位和眯眼视物
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散光矫正后可以恢复。患者有时为了得到较大的视网膜像,常像近视眼患者一样把物体拿到近处。高度散光者无论是看远处还是近处目标时都常常眯眼,达到针孔和裂隙作用,以提高视力。通过针孔或裂隙看东西,可以减少散光对视力的影响。
检查
1.眼前段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判断是否有上睑下垂,眼结膜有无肿物压迫,角膜有无溃疡,有无翼状胬肉,晶状体的形态,位置,混浊程度等。
2.视力检查
通过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可以发现散光。散光较重的患者,远视力和近视力都差。散光表观察
3.散光表观察
散光眼的主观检查可用散光表观察,初步了解被检眼的散光子午线视网膜上蒙眬的物像形状。
4.视网膜检影
遇到以下5种情况中任何一种,即提示有散光:①一对子午线的屈光不同;②反光带宽窄不一;③剪动;④眼底反光不规则;⑤带状光与眼底反光带的运动方向不一致。
5.检查屈光度
(1)客观验光散光的测定方法有柱镜片法和球镜片法。可以确定散光轴位和散光度数。按程度可分为轻度(≤2.00D)、中度(2.25~4.00D)、重度(4.00D)散光。低于1.00D属于生理性散光。
(2)主观试镜验光主观试镜验光一般都是在客观验光之后进行。
6.角膜散光检查
包括角膜曲率计或角膜地形图或定量角膜散光检查镜。
7.眼底检查
视乳头常呈椭圆形,高度散光者,乳头的垂直缘能看清,而水平缘看不清,或相反。从视乳头的形态,大致可了解散光的轴向。
治疗
包括光学矫正治疗及手术治疗。配戴柱镜进行光学矫正,是散光的主要治疗方法。
1.规则散光
可按散光类型及散光度数以不同圆柱镜矫正。远视散光用凸柱镜,近视散光用凹柱镜。
轻度散光,若没有临床症状不必矫正,若有视力下降或出现视疲劳和视觉干扰症状者,也应配戴矫正眼镜。
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一定要充分矫正散光,预防形成弱视。
配戴前应经过检影验光,青少年儿童则应散瞳验光,还可结合角膜曲率计的测量,以了解真正的散光性质和程度,再结合主观试镜,才可确定配镜处方。
高度散光不能适应框架眼镜者可选择角膜接触镜矫正。
2.不规则散光
用镜片不易矫正,可配用角膜接触镜矫正。
3.手术
适用于先天性或后天因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或角膜移植术后所致的高度散光,如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激光角膜热成形术、角膜切开术等。
生活中如何预防散光呢?
●留心观察,发现有问题,医院做检查。
●毎年定期眼部检查1-2次。
●指导幼童认识那些是危险的游戏和玩具,以减少眼外伤。
●指导幼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便用手或其化物品接触眼睛,以避免传染眼疾,若感染眼疾时尽量减少外出。
●看书时光线要充足,光线最好来自左后方;看书姿势要正确,并且保持在30公分至40公分之间的距离。
●不要在摇晃的车上看书,也不要躺着看书。
●选择读物时字体要清晰,不可太小。
●电视放置高度在眼睛平行线下方一点点,有看电视须距离电视画面对角线的5-7倍。
●连续看书不起过一小时,毎30分钟休息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