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会出现弱视、近视、视力下降或导致终生低视力,因此幼儿期要积极预防,做好幼儿眼保健。
一、幼儿视力发育的特点
初生小孩的视力只有光感;1岁时达0.2;2岁0.5;3岁0.7~0.8;4岁时达1.0;5岁时达到1.0~1.2;6岁时达到1.2~1.5。3~5岁时间段是视力增长最快的阶段,6岁时幼儿视力可达到成人的水平。
二、弱视(视力差)形成的原因
1.散光:散光是幼儿视力差最常见的原因,散光是一种先天变异,可以简单看成“黑眼球”不圆而是椭圆形(象鸡蛋),结果引起眼球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屈光度不同,形成散光。度以上的散光就可以引起弱视。
2.远视或近视:特别是高度远视和高度近视必定会引起弱视,而且属于难治性弱视。
3.斜视、眼球震颤等虽然少见,但引起的弱视极为严重。
三、弱视的危害性
1.弱视眼视力差,看电视常越看越走近电视机,导致视力下降更快。
2.弱视可影响学习成绩,因看不清黑板等原因。
3.弱视可引起立体视觉缺陷,使孩子今后不能从事许多好的工种。
4.弱视可造成终生低视力甚至眼盲。
四、弱视的治疗方法
1.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弱视的关键。弱视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8岁以后治疗效果较差,12岁以后极少有效。因此,学龄前期(3-7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早期发现弱视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定期给孩子查视力。
2.配戴眼镜: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如该戴镜而不戴,是很难治好弱视的。配戴眼镜要求镜片标准,光学中心不错位、瞳距准确、框架不松脱、度数合理。最好到有眼保健专业知识,且技术过硬的配镜中心配镜。
3.遮盖住健眼:当两眼视力相差2排以上时,盖住视力达0.8以上的那只眼可以解除其对差眼的抑制,并让差眼得到更多的视力锻炼,以获得好的疗效。
五、幼儿弱视的预防方法
1.在婴儿时期就要注意好用眼卫生,让小孩的毛巾、手帕、脸盆跟大人分开使用,以免染上急性结膜炎、沙眼等传染性眼病;教育小孩不用脏手揉眼睛;不要给小孩玩弄剪刀、针等锐利坚硬的东西,以免伤及眼睛。
2.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小孩在玩玩具、看连环画或画画时不要距离太近,要保持正确姿势,且灯光要充足,不要太暗或太强。通常在小孩4医院检查一下视力,一旦发现情况,应及时治疗。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做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眼。
3.儿童正值生长育时期,应鼓励孩子多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零食、不要偏食。还应鼓励孩子们多到室外活动,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注意眼睛的营养供给。
4.注意预防传染性眼病及全身性疾病。许多传染性眼病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不管是得了什么眼病,医院去治疗。一些全身性疾病对眼睛也有很大影响,如结核病、肾病等。因此,要注意防治,避免延误病情。
爱心1+1携手共成长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