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张梓琳在微博上发图并称:“充沛的妈妈奶,浇灌出一只肥美的妹子。”
一张图上张梓琳拿着两只奶瓶,里面装着自己的母乳;另一张图则是自己女儿的睡姿,小宝宝在床上舒服地睡着了,面色红润,头上还戴着小花环,模样十分可爱。
娘娘蔡少芬还转发评论:“生了!哇。。。。。小美人!恭喜你啊,还那么快有那么多母乳!”
果然是恭喜恭喜,祝福祝福啊~
但如果心爱的宝贝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提早来到这世界报到,对于新手父母而言,心情绝对是格外沉重。虽然照护早产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只要了解早产宝宝的需求及往后成长将面临到的问题,父母一定可以陪孩子平安走过艰辛,勇敢迎向未来。
一、易引起早产的因素早产指的是宝宝出生时,孕妇怀孕已满20周(含天),但却小于37周(不含天)。引起早产的因素相当复杂,且有50%无法确切了解发生原因,但仍有几项关键要素值得注意;若妈妈身为早产的高危险群,要随时注意产检结果,并与妇产科医生讨论身体状况。
1母体因素1.孕期感染:生殖系统与泌尿道感染易使细菌上行至子宫内,造成羊膜与胎盘内绒毛膜发炎,可能导致提早破水。
2.妊娠高血压:可能会合并胎盘早期剥离,严重者甚至必须及早引产。
3.妊娠糖尿病: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生下巨婴症宝宝的机率会相对提高,子宫若无法负荷可能会提早收缩。
4.孕期腹部急症:腹膜炎、盲肠炎或卵巢扭转等,这些腹部急症发炎时,也会刺激子宫收缩。
5.孕妇年龄:超过40岁与小于18岁之女性怀孕,其早产机率较高。
6.过往病史:过去有流产或早产的病史。
7.不良生活习惯:滥用药物或喝酒都会使胎儿早产。
2胎儿因素1.胎儿过大:若是胎儿过大或为巨婴,孕妇子宫无法负荷时,就会提早收缩导致早产。
2.子宫内生长迟缓:胎儿生长速度过慢,便可经由超音波发现。
3.双胞胎或多胞胎:双胞胎的早产率为50%,随着胎数越多,其早产率将随之提升。
4.先天畸形:例如食道闭锁不全,进而造成羊水过多,使子宫无法负荷。
3子宫因素曾接受过流产手术、子宫手术、或先天性子宫畸形,例如双角子宫、子宫肿瘤等。子宫颈闭锁不全也会提高早产的可能性。
4胎盘因素胎盘功能不佳、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皆容易发生早产情形,甚至需进行紧急剖腹产。
二、早产发生机率及存活率根据近3年通报的数据显示,早产儿约占新生儿当中的8.5%~8.9%,其中体重低于1,公克的早产儿比例则占新生儿人数之0.74%~0.8%,并称之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其罹病率与死亡率皆比一般早产儿还要更高。
不过,这20年来由于早产儿医疗的进步,让许多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幅提升,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甚至从十几年前的60%上升至近年之80%以上,不管是对医护人员或早产宝宝的家人来说,都是令人振奋的成果。
表为台大、马偕、林口长庚、医院、成大等五家早产儿基金会支持之早产儿医疗训练中心年至年之早产儿存活率。
三、早产儿出生后的处置早产儿出生后会碰到许多急性期之合并症,所以在产妇生产之际,儿科医生就会在一旁准备立即急救,并在处理稳定之后送入新生儿中重度病房或加护病房;
同时,生命征象监视器将24小时监测宝宝的心跳次数、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及体温,医护人员也会定时观察宝宝的呼吸型态与消化情形,以防宝宝病情突然出现剧烈变化。
除了持续的监测与必要的检查治疗以外,对宝宝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营养补给,不少在新生儿加护病房的早产儿,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喝母奶或是进行药物治疗,就需要依赖鼻胃管、静脉输液等方式来辅助。若宝宝病情趋于稳定,且可顺利接受营养并成长,待体能好且成长至较接近足月的成熟度时,才会移出保温箱,转至一般婴儿床照顾。
四、早产儿可能会碰到的困难除了较为人知的肺部与视力问题之外,早产宝宝在未来的发展路上,认知发展、神经感觉、操作表现、行为精神发展等,可能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爸爸妈妈不必太悲观,现代医学发达,有许多早产儿的后遗症都可获得妥善治疗,父母应调整心态,在宝贝的成长路上温柔支持,相信这些宝宝长大后也能与一般人一样快乐生活。
婴幼儿时期1认知发展矫正年龄18~30个月大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于1,克)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于1,克),最常见的严重发展异常就是认知障碍,世界各地发生率皆不同,出生体重越轻或妊娠周数越低,其发生率将随之增高,平均来看,24周出生的早产宝宝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为14%~39%,25周为10%~30%,小于26周为4%~24%,小于29周则降至11%~18%。
2神经感觉及视听力发展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现神经感觉异常的机率也比一般新生儿高,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罹患单边或双边视盲的机率介于1%~10%,近视与斜视为9%~25%,轻微的听觉异常有1%~13%,另有1%~9%必须装置助听器。
比起听力问题,早产儿的视力问题更加明显,一般来说,早产宝宝出生后4~6周,医生将针对视网膜的发育与有无病变进行详细检查,待出院后也会医院持续追踪视网膜的发育,以及有无斜视、近视、散光、青光眼及弱视等问题。
学龄期1认知发展过去的研究显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学龄期(5~14岁)的平均智商约为82~之间(正常值之中等或偏下),一般来说,较低于正常出生周数与体重的宝宝。
2动作表现低体重早产儿比起一般正常出生的宝宝,有较高机率(约为1成)会发生轻微的神经动作异常,包括平衡、协调、肌肉张力、精细动作、说话、视动作、走路姿态等方面。
3行为及精神问题8~12岁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可能比较容易发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过动问题,前者机率为23%~27%,后者机率则大约介于33%~37%之间,两者出现焦虑或社会退缩的比例则约25%~50%。
有报告指出,低体重幼儿发生自闭症或相关异常为普通幼儿的2~3倍,某些研究也显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有较高的自闭症倾向,但目前仍缺乏大规模可信赖的研究证实,父母也不需太过担心。
表为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可能发生的问题。
五、医生结论虽然早产宝宝可能在出生后短期内或长期的养育过程中,会面临许多大大小小的挑战,但以现今医疗照护的水平,许多健康上的问题都可以慢慢改善,而长期身心发展与神经功能的问题则可透过家长与医疗、社会资源、及教育体系的共同协助让孩子顺利成长。
不过,还是有少部分的早产儿和他们的家庭要承担比较大的身心健康与发展迟缓的问题,若社会与政府及民意机关能给予更多的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