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查出来远视,还能好吗

现在有些幼儿园都会给小朋友检查视力,有些更高级一点的呢,还会用一些视力筛查仪器,检查小朋友眼睛的度数情况,然后查出来就发现小朋友好像远视,家长就很紧张的带着孩子来门诊看。

其实对于儿童而言,并不是所有的远视都是需要矫正的。需要先判断一下小朋友的远视是不是生理性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远视

近视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主要就是看远处不清楚,那么远视呢,是不是顾名思义,就是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呢?其实并不是,远视是看远、看近都不清楚。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眼睛是怎么能看到东西的。

△眼球简明成像原理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眼球模拟示意图。当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要经过两个镜头--角膜和晶状体(其中晶状体起主要的调节作用),再经过玻璃体,最终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再将获得的图像转换成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再经过复杂的处理,我们才能看清楚东西。

由于眼球的形态没有那么完美,可能太长了或者太短了,也可能是镜头的折射能力出了问题,而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正好聚焦到视网膜上,我们就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远视是由于角膜和晶状体曲率太小,即折射光线的能力比较弱,或者眼球太短,使得光线最终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因此无论是远处来的光还是近处来的光都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表现为看远处和看近处都不清楚。

当远视度数小的时候,一般眼睛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来代偿,但是时间久了也容易导致视疲劳;当远视度数大,则会看远看近都不清楚,需要使用凸透镜来矫正,使光线能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

什么是生理性的远视呢?

我们都是从小婴儿然后慢慢长大成人,眼球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出生的时候,眼球较小,因此大多是远视眼。

当我们睁眼开始看世界的时候,外界视觉刺激我们的眼球发育,正常的情况下,眼球会调控使得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刚好匹配,即眼睛在放松的状态下,外界物体进入眼内后刚好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这时候眼睛的屈光度数是0,眼睛从最初的“远视眼”变成“正视眼”,即完成“正视化”过程。

一般我们会在8岁左右完成这个正视化的过程,那么在完成“正视化”之前,眼睛有一点远视是正常的,也叫远视储备,算是好事,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近视的过早发生。

下图给出的是相应的年龄对应的一个平均的远视度数情况。

△与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值

那小孩子远视是不是就不用管了呢?

并不是,参照上图,如果孩子的远视度数远远大于平均水平,比如6岁的孩子有度远视,肯定是不正常的,就需要及早阿托品散瞳进行验光配镜,不然由于远视度数太高,小朋友一直处于看近看远都不清楚的状态,就有可能影响他的视觉发育,从而导致弱视。

因此,建议家长最好给小朋友建立一个视力档案,一般3岁小朋友就能学会查视力,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每年给小朋友做视力和眼睛度数的检查,以便了解孩子现在的视力状况是不是正常,如果远视过高了就需要及早配镜,远视储备偏低,就需要尽早干预避免过早发生近视。

除了一般的视力资料外,现在你还可以使用AKESO艾索·诺瞳儿童智能眼镜监测小朋友日常用眼行为和环境因素,获得更多眼健康相关数据,建立更完善的视力成长档案。

免费试戴活动,正在进行中

(快戳戳戳进去申请个)

(欢迎转发,不允许任何形式转载)

游医生

看眼睛

微博:游医生看眼睛

做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

△一个任性的眼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techinaonline.net/zzbx/6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