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康中国”以来,回顾过去的5年,盘点习总书记在众多场合倡导过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哪些?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年轻人别老熬夜”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健康中国,意味几何?
对于一个人,健康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对于一个国家,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对于一个民族,健康是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
也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中国才能成现实!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
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油腻的食物少吃一点对身体还有好处。
专家也告诉我们,回家吃饭对健康的好处是实实在在!
天津中医院营养科主任介绍,在家吃饭没有在外吃饭时的高盐高油,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多种慢性病。三五小炒,有肉、有蛋、有蔬菜,还能吃点五谷杂粮,食物种类多样,营养均衡,新鲜又卫生。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指出,要引导合理膳食,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等高热能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
回家吃饭获益的何止是身体,忙了一天了,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和家人分享一下。和爱人聊聊家庭琐事,和孩子聊聊学校趣闻、成长困惑,一桌子的饭菜,满屋子的欢笑,在表达和聆听的过程中,爱和教育的使命就已达成。在言传身教中,家风也在润物细无声地传承。
“整天喝得醉醺醺,舒服吗?”
◎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干部的作风问题时严肃地说:
整天喝得醉醺醺,舒服吗?有少数干部感到有些不适应了,快下班了还没人邀约聚会就觉得心里有些空荡荡的……
碰上喜庆的日子,我们总爱用酒来助兴。
但是喝得醉醺醺,舒服吗?
酗酒的危害包括脑部的损害,口腔、食道、胃、肝脏、肾脏、骨关节等。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0万人死于酒精中毒。
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醉一次酒相当于患一次轻型肝炎,很多脂肪肝都是酒精中毒性脂肪肝。”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今年2月,国务院下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再次提出戒烟限酒。
那么,怎样的饮酒才算适量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
成人如饮酒,一天饮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请适度饮酒
“留一点时间去运动”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
说到体育活动,我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游泳,我四、五岁就学会了。我还喜欢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武术等运动。冰雪项目中,我爱看冰球、速滑、花样滑冰、雪地技巧。
经常运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一个运动爱好者。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也是体育爱好者,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年轻时喜欢足球和排球。”
关于体育运动的好处,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有体会。
年2月13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对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书面采访。该报引述他的话说:“我爱运动,锻炼身体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工作和休息之间寻求平衡。这可以令我们精力充沛,并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
如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所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
“年轻人不要总熬夜”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说:
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
熬夜真的是在“熬命”!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名美国科学家,他们发现的生物钟运行机制,进一步揭示熬夜破坏人体正常生物钟节奏而对身体健康的伤害。
▲三位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获得者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及副秘书长、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斌表示,熬夜,除造成免疫系统抗病能力降低之外,还会增加人群罹患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乳腺癌、抑郁、中风等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目前明确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数量高达89种。
与其把工作延长至深夜,不如更高效地安排时间。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好白颠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