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验配RGP隐形眼镜的工作中,不少人认为:患者有角膜散光就一定要用到散光设计的镜片。那么,
「除了散光设计的镜片,还有其它的优选方案吗?」
「大散光患者情况不一,在验配RGP隐形眼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今天我们就整理了一份超详细验配指南,帮助你解决大散光患者选片验配难题!
一、大散光患者建议首选RGP隐形眼镜
对于散光较大的患者来说,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光学质量要远远高于框架眼镜和软性角膜接触镜。因其具有一定的硬度,戴镜后使得“镜片—泪液—角膜”组合成新的规则的屈光介质,使物象可以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
角膜上散光是通过泪液填充来矫正的,因此能矫正到多大的散光量并无明确的界定。在临床验配时,可以让患者先进行试戴,再检查矫正效果能否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二、视散光量情况,决定选择RGP镜或框架
若患者散光量以角膜散光为主,眼内散光较小,那么使用RGP隐形眼镜的矫正效果会优于框架眼镜,残余部分眼内散光较小对于矫正视力几乎无影响的可以不用过多干预。
若患者眼内散光较大,且该散光量对于矫正视力产生一定影响,可以通过外戴框架作为补充矫正,或者选择外表面环曲面设计的RGP隐形眼镜镜片。
注:通常眼内散光在0.75D以下,对视觉质量影响不大。
三、眼内散光的特殊情况
当综合验光与角膜散光度数差较大且大于0.75D时,也未必是眼内散光大。案例如下:
患者:女,23岁
综合验光:
R:-5.00DC×1=1.0;L:-6.00DC×11=1.0
角膜散光:R:4.40D;L:5.0D
右眼角膜地形图
左眼角膜地形图
按照综合验光与角膜散光的度数差得出:
眼内散光:R:0.6D;L:1.0D
此时,我们可能会担心左眼1.0D(0.75D)的眼内散光会对矫正视力的影响较大。然而我们验配RGP隐形眼镜时,是需要考虑镜眼距问题的。并且,此时患者双眼综合验光的散光量均超过了4.0D,我们则需要通过换算镜眼距得出实际的角膜顶点的屈光力,计算后得知该患者右眼实际的散光为-4.7D,左眼散光为-5.60D,与地形图测量出来的角膜散光差异均在0.75D以下。因此,患者使用RGP隐形眼镜的矫正效果就会很好。
患者最终定片参数:
R:7.90/-1.50/9.4;L:7.90/-1.25/9.4
双眼矫正视力均为1.0
右眼配适图
左眼配适图
四、顺规散光较大患者,注意降低掉片风险
顺规散光较大的患者,镜片上下方翘起过多,因此会有镜片掉落的风险。在验配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上下左右转动眼睛,观察是否在某个眼位容易出现镜片偏位甚至掉落的情况。
如有调整空间,则应首先调整镜片的基弧与直径,若仍无法解决此问题,则需要跟患者沟通尽量避免做该动作或更换其他设计的RGP隐形眼镜镜片以防镜片掉落遗失。
五、上下方泪液较多时,留意3-9点位置
在验配时,当上下方泪液较多时,应注意镜片3-9点位置不要与角膜过度接触,否则会容易发生3-9点点染情况。
作者
刘聪
大连板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事业部华北大区
END
往期推荐
编辑
隐形眼镜事业部市场部审核
隐形眼镜事业部市场部
*内容版权归板桥目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