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知识点丨孩子高度散光但不弱视,需要戴

小编同事家孩子今年6周岁,在孩子4周岁时就已经筛查出两眼有超过度的大散光。散光虽大,但孩子的裸眼视力一直处于年龄生理性视力下限水平,家长也就一直没有给予配镜处置。

两年来,孩子每隔3个月做一次复查,但孩子的裸眼视力好像不见提升。在咨询了几个眼视光医师后,认为“孩子的视觉发育停滞”、医生还是建议给孩子配镜了。

相信很多大散光患儿家长想问:“大散光孩子如果不配眼镜,会有什么后果?最差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现在小编就来回答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高度散光早期戴镜,最主要的好处:

1、

促进视觉的精细发育,预防弱视发生

裸眼状态下,屈光系统因为大散光的存在,会导致视网膜没有清晰成像层。散光患者眼内形成的光锥系统,在这个光锥系统中,没有一个位置能形成“点像”,而点像是形成清晰视觉的最佳屈光结果。

人眼对“点像”的依赖是相对的、有容忍度的。当散光很小时,人眼可以忽略,即视而不见。所以生理性散光(度以下,不含度),不但不会引起弱视,多数也不会造成视觉干扰和视疲劳。

之所以前期裸眼视力还接近年龄正常值,是因为视觉发育进程与同龄正常眼儿童保持着同步,或者说视力精细程度还没到达sturm光锥上的最小弥散环水平。于是,家长和孩子获得了短暂的“脱逃感”,却隐藏了弱视危机。

2、

早期戴镜,还可以预防青少年可能出现的散光视疲劳问题

随着孩子视觉发育,大散光导致的物像模糊逐渐就会被视中枢感知到。于是视中枢就会启动人眼最灵活机动的代偿机制——调节(睫状肌张弛和晶状体厚度变化)。

随着视觉系统的发育完善和调节机能的不断发育,调节过度和调节紊乱就会导致诸如阅读不能持久、经常性头晕头痛等散光性视疲劳。

等这些症状出现时,孩子往往已经是十几岁以后了(有时到接近中年、调节幅度下降后才开始显现),到时配上眼镜、矫正大散光就成为必然的治疗需求。

当需要用一种手段“拨乱反正”时,这种“适应”也会发生反作用,即戴镜疲劳问题。于是,适应散光柱镜片就成了难题,有很多成年患者配上大散光片感觉看东西确实清晰,但最终还是放弃戴镜,宁可忍受裸眼时大散光造成的疲劳,可谓骑虎难下。

3、

散光也会诱发近视出现和加深

大散光引起的调节过度和调节紊乱,可能是近视早发的深层原因。光学矫正后,眼睛拥有了清晰点像,调节过度和调节疲劳就会减少。这对控制近视加深非常有利,两眼散瞳后都是单纯远视散光状态,算是有近视倾向,孩子未来的求学期还很长,家长必须要有前瞻意识。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techinaonline.net/zlff/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