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发生和危害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患病率约为3%,我国有3亿多儿童,弱视患儿的筛查治疗工作任重而道远。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眼部无器质性病变。
新生儿出生时只有光觉,视觉发育的敏感期从出生持续到12岁或更长,如果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斜视、屈光不正(散光、远视、近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等,使视觉细胞无法得到充分刺激,视觉发育停滞在一定水平,就会发生弱视,即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视力标准。一般而言3-5岁儿童视力≥0.5,5岁以上≥0.7。
弱视的儿童视力差,看东西模糊,没有正常的立体视觉,无论在学习、生活或者体育运动中都存在很多困难,无法从事很多需要精细视觉和立体视觉的工作。如看显微镜时没有立体感,下楼梯容易摔倒等。假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影响今后高考的升学和就业。不仅如此,弱视还易引起斜视,影响儿童的外貌和自信心,使生活质量下降。
典型症状
-最主要的是视力低于正常值;
-患儿看东西常歪头、眯眼;
-单眼恒定性内斜或歪斜患儿可能出现斜视性弱视;
-部分弱视患儿的空间立体视觉发育不全甚至缺失,无法正确判断深度,走路时容易绊倒。
案例分享
年11月,妈妈带着真真初次来到汉口爱尔进行了双眼视力检查,结果显示真真患有屈光不正,而且她属于先天性的眼轴发育过短,正常7岁孩子的眼轴长度为21.5mm左右,而她只有21.11/21.10mm,并且角膜曲率的数值也比正常值偏小很多。
其实早在真真两岁时,家长就发现她的视力有些异常,怀疑是不是近视了,当时医生说她的眼睛存在远视,但这么小的孩子不需要治疗,就这样问题不了了之了。直到二年级班级里换座位时,真真突然跟妈妈说看不清黑板,家长这才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真真小小年纪竟有着度的远视。除了配镜之外,医生还建议孩子进行视功能训练用以辅助视力恢复。刚开始训练时孩子只有0.2/0.15的视力,远远低于于正常值,经过训练真真的视力有所提高。不巧的是,年底新冠疫情席卷而来,训练不得不被迫中断,加上孩子天天盯着手机屏幕进行网课学习,妈妈就更担心孩子的眼睛了。经过半年的漫长等待,真真终于恢复了正常训练,从七月中旬到八月末,坚持每周4/5次的训练频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视力已经到达1.0/0.7。
跟同龄患者相比她的进步速度相当之快,这样的成果得益于家长的坚持、孩子的配合以及医生的专业守护。
医生建议:一旦发现眼部出现问医院及早就医,万万不可拖延治疗,更何况孩子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更需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