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利近视的种子在学龄前,要把可贵的远视

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4656.html
什么是远视储备?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远视眼,正常在3岁以前的孩子都应具有度的远视储备,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眼球较小,眼轴并未达到成人水平,眼睛的前后轴较短,眼睛所看到的景物是聚焦到视网膜的后方,有些类似远视眼的情况,不过孩子的这种“远视”是生理性的,随着孩子不断的生长发育和眼球成熟,会逐渐成为正视眼。

不同年龄应该具有多少远视储备?

3岁以前应具有度的远视储备;

4岁应具有—度左右的远视储备;

5岁应具有—度左右的远视储备;

6岁应具有—度左右的远视储备;

7岁应具有5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

8岁应具有0—5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

9岁成为正视眼;

如果你的孩子远视储备不在这个范围内,那就有近视隐患。

有些儿童远视储备下降,达不到正常年龄该有的远视储备,这时就是眼睛给我们发来的一个信号,它正在往近视方向发展。现在家长已经知道控制远视储备消耗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保护好这一点珍贵的远视储备不会被过度消耗呢?

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在选择弱视治疗时需要“慎重”,像穿针、串珠、红闪、光栅、弱视治疗仪、软件等这些近距离用眼或光学刺激的方法,针对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是不能套用的,因为这种近距离的治疗方法会促使远视储备消耗加速,反而适得其反,弱视没治好,孩子却形成了近视。

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防控近视

首先,户外运动是避免远视储备过度消耗的最佳途径,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产生。户外活动不仅能更多地接触阳光,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阻断眼轴的增长,减少眼轴发育过快的风险;另外,紫外线能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使巩膜变硬,同样对减缓眼轴增长有帮助。

其次需要均衡全面地摄入各种营养。在均衡膳食的基础上,可以重点补充富含DHA、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精加工的食物,会流失促进眼睛生长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建议儿童的饮食尽量做到粗细搭配。

另外,室内光源也非常重要,还要选对合适的光源和位置。儿童阅读光源选购要点:阅读光源的亮度要稳定,光线集中、柔和、无眩光,以防止出现视觉疲劳。最好选用无频闪率的护眼灯,可以减少反射光,从而保护视力。阅读照明的光源,最好可以调整角度和方向,以满足孩子的不同需要。

摆放时需要注意:书桌台灯最好放置在孩子身体的左前侧,这样灯光从左前部照过来,孩子在画画、书写时就不会有阴影。如果是左撇子,则需要摆放在右前侧。阅读光源要和主光源配合使用,如果只开阅读光源,当孩子看向房间别处时,眼睛需要在明亮和黑暗中切换,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1、如何得知孩子的“远视储备”?电子产品成为儿童视力“杀手”

  一位3岁男孩的父母向医生苦诉:“一岁开始就给他玩iPad了,一给他就安静,不吵不闹,玩小游戏可以一整天不吃不喝,只能给看一眼吃一口饭”。结果到了3岁总是揉眼睛,去医院一检查居然是干眼症。“这么小的干眼症患者,医生还是第一见到”,医生感叹,以往临床遇见的干眼症患者大多是成年电脑工作者。

  这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不断进入人们生活,iPad和手机成为家长们哄孩子的第一“神器”,百试百灵。孩子哭闹不停就将iPad塞给他;孩子不吃饭就拿手机哄他;在家忙于家务或加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把iPad给孩子安安静静地玩;这不知不觉中给儿童视力安置了一位隐形“杀手”。

  专家解释,iPad、手机等大多电子数码产品屏幕使用的是LED背光源,使得屏幕亮度更高,长时间近距离视物的不良刺激,可引起儿童眼轴的增长,诱发近视产生。

  此外,儿童长时间使用手机、iPad还有可能引发干眼症。眨眼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起着滋润眼球的作用。正常人每分钟眨眼20-25次,如果长期对着电子屏幕,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数下降到5次每分钟,导致泪液过度蒸发和泪膜分布不均匀,容易引发干眼症。

2、定期检查,建立视力档案

  中国的孩子近视发生率之高已是世界闻名。孩子长期用眼不当、家长缺乏对近视预防的重视等等,导致了这个令人无奈的现状。原因是很多家长并医院做眼科检查的意识和习惯,家长们也只有等到孩子说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时才发现近视了。难以早期发现视力问题,秋后才算账是孩子和家长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专家建议,家长们应孩子4岁或5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时开始,医院眼科进行验光和眼部检查。把验光度数、眼轴长度、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眼压等数值记录下来,为孩子建立一份屈光发育档案。

  屈光发育档案是对儿童建立动态的屈光发育过程监测跟踪系统,这不仅可以及早发现眼屈光异常,如远视、近视、散光和弱视等;还能在视力正常的儿童中,筛选出近视眼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减缓或者避免近视的发生。

3、保存远视储备,不要“寅吃卯粮”

  首先,我们要了解,儿童发展为近视眼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生理性远视、正视、近视。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一般,3至4岁的孩子都有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随着生长发育,视力逐渐趋于正常,小孩长到7~8岁的时候,眼球的大小基本定型了,眼轴的大小已接近了成人水平,这时候这种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一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一般4至5岁的孩子的生理屈光度为+2.0至+2.5,也就是说都会有至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这多度的远视可以作为“储备粮食”供“损耗”,“保护”他们不患上近视。在10岁前时,儿童的远视储备通常还比较多,大约还有度没有被“吃”完的远视储备。但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近视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了。这意味着,远视储备的下降,是近视出现的一个早期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8岁~10岁前的孩子要特别注意“远视储备”,“假如他们的远视储备仅剩50度,如果还不改变旧有的不良用眼习惯,估计半年内储备将耗尽,孩子将成为近视眼。如果预先得知远视储备剩余量,通过科学的干预方式控制近视的发展速度,至少可以将近视的发生延迟。因而对适龄儿童进行远视储备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曾锦医师强调说。

4、看远物爱眯眼或近视

  儿童近视并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在这期间,家长能多加留意孩子的异常举动,或许能尽量阻止近视的发生。

  医生提醒,儿童近视会通过细微的举动反映出来,例如,看远处的物体时会不自觉地眯眼或者拉扯眼角,歪着头看电视或者喜欢跑到电视机前看电视;频繁地眨眼或经常揉眼睛;写字时头低得太低等等。平时多留心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儿童视力异常。

  同时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长时间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控制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和频率;不宜在光线昏暗或者光线强烈的环境下读书写字;在不颠簸的车上看书;养成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坚持做眼睛保健操;多做户外活动,多远眺等等。曾锦还特别强调,孩子过早、过度学习钢琴,也不利于视力发展。

  饮食习惯对于视力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足,影响视力的发育。适当补充肉、鱼、蛋、奶等,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锌等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摄入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应减少雪糕、甜品等甜食的食入。

  高度近视会有遗传倾向已是共识,家长双方其中有一方是高度重视都会有有遗传倾向,因而为了优生优育,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家长自身也需要注意视力的保护。

温馨提示:

  通过扩瞳检查,可以得知准确的孩子屈光度数,而远视储备就是孩子对应年龄的屈光状态。

  通过眼前段检查,我们还可以得知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据国内外研究指出,眼轴与角膜曲率比值(AL/CR比值)小于3.0时算是正常,如果接近于3.0或者超过3是近视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常。直到学龄前基本达到正常,也就是说,5周岁以下的儿童,视力正常的标准和成人有所区别。而这一标准和年龄密切相关。青少年儿童标准视力与年龄密切对应,受生长发育因素影响,文献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年龄儿童的标准视力是:2周岁0.5~0.6;3周岁0.9;4周岁0.9~1.0;5周岁及以上1.0或以上。简单的计算公式为:年龄×0.2。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远视眼

(先天性近视眼的人除外),

4-12岁儿童屈光生理值及视力情况如下表:

正常成人的眼轴长度应该是24mm,人出生时眼轴平均长约17.3mm。随着身体的发育,眼球也会不断地发育,眼轴增长,逐渐变成正视眼。

如果远视储备不够或者被透支,随着身体的发育,孩子会成为近视眼。眼球从出生到3岁前后长度大约为20mm,4岁到18岁眼球长度大约为20~24mm,一旦超过24mm,就会形成近视。

对于还没有近视的孩子,“远视储备”非常重要,决定着孩子日后近视的几率。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轴也会不断增长,才从远视逐渐趋于正视化。如果小孩子“远视储备”不够,太早正视,则随着身体及眼球的发育,孩子很可能更早近视。所以,如果远视储备下降,正是近视出现的早期信号。

孩子近视,很多时候跟家长也有关系。一般情况下,等到孩子自己说看不清了,基本上都是真性近视了。所以,家长应该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意识,在入学前、入学后每年至少做4次专业的眼健康检查。

一旦发现孩子看电视坐得越来越靠前,孩子有皱着眉头、眯着眼睛或者斜着看东西的举动,那么,很可能是孩子有些看不清,需要尽快做检查以做防控。

如何保护孩子视力?

01

注意用眼习惯

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用眼40分钟就休息10分钟左右,可以远眺、闭目养神或者起身活动或做眼保健操。

02

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

不良的用眼姿势,用眼距离过近,甚至单眼用眼,造成近视或者双眼近视程度差异加大等等,严重影响双眼视力发育。

03

让孩子多到户外去

研究表明,每天在户外活动2个小时左右,对于近视的发生有明确的预防作用。因此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到户外玩耍,但是需要注意不要在阳光过于刺眼时外出玩耍,以免对视力造成伤害。

04

建议定期到眼视光机构进行视光检查

孩子3-6岁开始定期到专业眼视光机构进行视光检查,给孩子眼睛做一个屈光发育评估,看看孩子有没有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近视防治是大事,央视呼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05

限制电子类产品的使用时间

从视力保护的原则来讲,不要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同样看书、看视频是一样容易造成视力疲劳、近视出现。因此过度的使用电子产品是近视增加的原因之一。

06

注意营养均衡,及时补充叶黄素

近视与过多的摄入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有关。大量的糖类食物摄入,容易影响钙在消化道的吸收,造成缺钙。平时要多吃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或到正规眼视光医疗机构购买叶黄素饮片服用。

近视预防大于治疗确保户外运动时间

中国青少年视力健康工程

有光明才有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ptechinaonline.net/lcjc/4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