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为切实维持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良好教学秩序,确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我校组织以“重温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开学第一课,进一步普及科学防范知识,督促同学们时刻保持防范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因势利导加强德育教育,学习并传承伟大抗疫精神,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全体同学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重温新冠疫情防护知识

今年暑假期间,国内南京、张家界、郑州等地连续报告各地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这再次提醒我们:疫情没有结束,在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同学们的防疫心千万不能松懈,要保持高度警惕,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

一、新冠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二、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三、什么是德尔塔病毒?德尔塔(Delta)

德尔塔(Delta),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最早于00年10月在印度发现。01年5月,世卫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命名为”德尔塔“(Delta)变体。该变体被确定为印度第二波疫情的驱动因素之一。

01年6月15日报道,“德尔塔”变体进一步变异衍生出“德尔塔+”或“AY.1”变体。7月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德尔塔变异株正在很多国家成为主要流行毒株。德尔塔变异株已在至少9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且在继续变异和进化。

传播速度快:最近在南京禄口机场暴发的新冠疫情,已经证实是由德尔塔毒株引起。外溢至安徽、湖南、四川、辽宁等地至少0个城市,北京也有波及,呈现跨省传播;

潜伏期短:最快4小时即可发病10天内可传五六代;

症状不典型:本轮疫情中有患者早起仅表现出乏力、嗅觉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症状;

传染性强:广州曾出现同一环境,无肢体接触情况下14秒完成病毒传播的案例;

病毒载量高:病人呼出的气体毒性大德尔塔病毒载量为去年流行病株倍;

可出现免疫逃避:德尔塔毒株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抑制免疫应答。

四、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有什么不同?

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喉不适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而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短暂发热。

流感:多为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表现。

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五、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即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六、如何正确洗手(七步洗手法)?

七步洗手法步骤:首先流水湿手,涂抹洗手液或者肥皂。

①(内):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③(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④(弓):弯曲各手指关节,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⑤(大):大拇指在对侧手掌中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⑥(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对侧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⑦(腕):清洗和揉搓手腕及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意:揉搓不得少于0秒!

七、前往公共场所怎样做好预防?

(1)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5)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6)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

八、课间活动期间要注意什么?

在保证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组织一定规模的集体活动。如果疫情防控等级提升,在校期间同学们要做到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九、如何科学佩戴口罩?

当前我们学校所在地区为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同学们无需佩戴口罩。但同学们一定要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坐公交车或出入人员密集地区一定佩戴口罩。

十、同学们上、下学途中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在上、下学途中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学到校或放学到家应当及时洗手。

十一、主动接种疫苗有什么好处?

①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手段。

②我国公民可免费接种疫苗,合理选择疫苗类型,各剂次按规定间隔时间接种。

③钟南山院士曾表示:我国新冠疫苗对德尔塔(DELTA)变异株病毒有效。

④部分同学在学校或暑假期间在居住地接种了新冠疫苗,部分可能没接种,没接种的同学要尽快完成接种。

十二、新学期,防疫安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科学佩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在商场、餐厅、酒店、影剧院、体育场、公交、地铁、民航等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保持一米线距离。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的人员,医院就诊人员,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以及从事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

减少外出聚集

减少不必要外出,尽量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尽量不串门。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减少在外进餐次数和时间,减少接触公共物品。

正确佩戴口罩

天气炎热,但目前正处于特殊时期,请外出和去人员密集场所等要提高自身防护意识,正确佩戴口罩。

勤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有效降低空间内的致病因子浓度,太阳光直接照入室内,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通风时长要达到60分钟。一般来说,每天开窗—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全面清洁消毒

外出归来,清洁到位,当我们外出回家时,进门后进行彻底的清洁,防止将病毒携带至家中。我们需要记住,尽量不出门,回家四件事,口罩正确弃,手机要消毒,善用清洁台,咳嗽不恐惧。

在回家后,一定不能忘记洗手!并且用抗菌洗手液、肥皂在流动清水下进行,每两个步骤最少实施五次,每次洗手时需要十至十五秒。为了方便记忆揉搓步骤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健康锻炼、均衡饮食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保证饮食营养,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受凉,保证睡眠充足。

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第二部分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常见问题解答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建立全民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转播的重要手段。新冠病毒传播中,主要的重症的病人多为老年人,同时也有孩子,加强对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刻不容缓。

一、新冠疫苗未成年人有必要接种吗?

有必要。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尽快恢复我国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二、未成年人接种的新冠疫苗是否安全有效?

研究表明,岁以上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验证的,家长无须对此担忧。

三、未成年接种是否自愿?

儿童青少年和18岁以上人群一样,都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因此,建议“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在充分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青少年积极接种、主动接种。

四、1-17岁这个年龄层的划分有哪些根据?主要覆盖哪些人群?

未成年人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有效的疫苗应该是针对全人群、全年龄段的,但是基于不同年龄段对同一个产品的反应可能有差异,加上世卫组织、包括我国药品研发技术的规范管理,所以才对人群根据年龄分段进行临床实验,并根据临床实验的结果分段进行审批。

覆盖1-17岁人群(接种时需年满1周岁),含在校学生(包括小学、普通中学、大学、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及非在校适龄人群。

五、此次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类型?成人和青少年接种的疫苗有无不同?

本次1-17岁人群使用的新冠疫苗是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可用于该年龄段人群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包括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成人的和未成年人的疫苗都是灭活疫苗,剂量和剂型是相同的。

六、新冠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有效吗?

6月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在线发表的论文分析了接种疫苗对感染了“德尔塔”毒株病例的影响。论文披露,例从四川入境回国后确诊感染“德尔塔”毒株的病例中,例此前已经接种过疫苗,1例未接种。接种疫苗的病例与未接种疫苗的病例相比呈现三个特点:从确诊到产生抗体阳性的时间短、CT值高、住院时间短。

国产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有用吗?“有效,非常安全。”7月1日,钟南山院士在《新冠疫情的现状和判断》的演讲中明确指出。钟南山院士介绍,基于今年5月份广州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暴发疫情的研究,结果证明国产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研究初步统计显示,疫苗对重症的保护效果为%,对中度、轻度、无症状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6.9%、67.%、6.%。相关研究成果后续将发表。

七、未成年人接种的新冠疫苗安全性怎样?青少年与成人有无不同?

世界权威传染病期刊《柳叶刀-感染病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兴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中国岁至17岁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中接种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双盲随机对照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在岁至17岁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采用“0天、8天”免疫程序接种剂科兴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中和抗体阳转率超过了96%。不同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表明没有剂量相关安全问题。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岁至17岁年龄组也已在河南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岁至17岁人群接种后,中和抗体阳转率为%,中和抗体GMT和阳转率与成人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接种后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严重程度以1级(最轻微)为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随接种剂次增加而逐渐降低。

八、未成年人需要打几针?有何注意事项?

未成年人接种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成年人一样,也是两针,间隔至4个星期。关于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总体来说,1岁至17岁年龄段注射新冠疫苗的要求和18岁以上年龄段注射疫苗的要求相同。但由于接种人群年纪偏小,不一定对自己的遗传病史、过敏史等情况回答准确,需要家人或监护人签署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九、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前中后注意事项

接种前

18岁以下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方式跟成人是一样的,全程需接种针剂次,间隔1天。

接种前务必做好核对,准备好个人身份证或家庭户口簿原件。图片

接种时

接种疫苗时全程佩戴口罩,遵守接种点秩序,听从接种点工作人员的指挥,排队时保持1米有效距离。同时家长或监护人须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健康询问和知情告知工作,并签署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接种后

接种后一定要在现场留观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联系留观现场的工作人员。

十、未成年人打了新冠疫苗还能接种卡介苗、百白破这些疫苗吗?

针对成人,新冠疫苗接种和其他疫苗接种中间间隔至少14天,未成年人也是如此。但如果出现外伤、狗咬等情况,需要打破伤风或狂犬疫苗,则不受14天间隔的限制。

十一、孩子接种,家长最需注意什么?

孩子要在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或学校老师)陪同下接种,准备好个人《预防接种证》,以及母亲或父亲身份证,并由监护人签署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可提取签署)。接种前避免学生空腹、劳累,要让学生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疫苗接种。接种后一定要在接种现场留观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联系留观现场的工作人员。

十二、未成年人哪些情况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1.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不能接种。

.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不能接种。

.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不能接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

4.正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不能接种。

5.任何原因(感冒、伤口感染、局部炎症)引起的发热(腋下体温≥7.℃),暂缓接种。

6.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暂缓接种。

7.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胃部不适等,暂缓接种,查明原因再考虑是否接种。

8.荨麻疹发作期,有皮肤瘙痒症状,暂缓接种。

9.诺如病毒或其它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暂缓接种。

10.任何情况下,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可优先接种上述疫苗。

11.青霉素、头孢、牛奶、鸡蛋、花生、芒果、海鲜、酒精、麦麸、花粉、尘螨过敏等,可以接种。

1.轻微感冒、无发热,可以接种。

1.月经期,可以接种。

14.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慢性鼻炎、乙肝病毒携带者(非药物治疗期),可以接种。

15.骨折、外伤,无感染发生,可以接种。

第三部分学习伟大抗疫精神一、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

00年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就伟大抗疫精神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说,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二、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

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数“逆行者”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为抗击疫情、保卫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

84岁高龄、两度挂帅出征与病毒作战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院士今年已8岁高龄,他已获得无数的荣誉,但仍然以事业为重,忘我的工作在科研一线,他很多的荣誉举不胜举,每一个荣誉都是对他的褒奖,都是对他的肯定,也都是他辛勤付出收获的果实。其实在00年非典流行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勇当重任,67岁的他站出来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大部分人都经历了00年的非典时期,那是很多人第一次听说钟南山这个名字,当时的非典远比这次的新冠肺炎要厉害很多。但钟南山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面对非典的可怕,他站出来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不但挽救了很多生命,还给很多医生树立了榜样,树立了信心,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00年的新冠肺炎,大家又看到了他忙碌的影子,不过这次他8岁了,在疫情刚刚发生之初,在警告别人不要去武汉后,他毅然坐上北上的列车,去武汉考察疫情。在餐车上他背靠餐椅,疲惫的身影,给亿万国人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这次他又第一个敢于直言,把人传人的结论,第一时间传递给外界,然后就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救治工作中,期间他一边忙于救治,一边参加会议;一边研究病情,一边提供建议,为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坐不上飞机就坐高铁,纵使在火车上,也不忘研究工作;没有做作、没有矫情、没有虚华,真正展现了“国士”气度、“国士”风范;特别是在战“疫”一线,他那敏锐的目光、那执着的精神、那凝重的神情,总让人心灵震颤;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就鼓舞了信心,就增进了斗志。

《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有这样的模范先锋替我们负重前行,是我们的幸运!是我们全体党员的楷模!

身患渐冻症、仍然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张定宇院长

57岁的张定医院(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中,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要不是央视《新闻1+1》节目,谁曾想医院院长,一个身患渐冻症的病人,毅然战斗在抗击疫情、救治病人的最前线。“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全院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挺在急难险重岗位。张定宇的医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线,但不幸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分身乏术的张定宇,有时忙得三四天都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有次凌晨1时多,医院的路上,张定宇止不住往下淌泪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张定宇院长用自己的实践默默坚守,将有限的生命时间拉成“无限”的生命高度,他用行动彰显了党员本色、诠释了医者仁心,从他身上也看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的精神力量!

广大00后在此次疫情中是怎么做的

在战“疫”一线,除了不辞辛劳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普通人也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贡献力量,这其中就不乏有许多00后的勇敢身影。在很多人的观念中,00后还是一群天真的孩子,但面对疫情的来势汹汹,他们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用动画来科普病毒知识。Maggie是上海七宝德怀特中学11年级的一名学生,她在寒假的计划原本是回广东汕头的老家过春节,可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她的计划。看到朋友分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techinaonline.net/zzbx/7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